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觀後感

今日新聞網


忘了哪位作家曾經說過〈也許是梁實秋先生吧〉,多數的大人都像一顆顆煮熟的蛋,定型以後,很難改變。只有少數人願意反思,能持續自我成長。

我的同學王良時說,為什麼很多優秀人才,一進了學校,當了老師以後,個個都像僵硬的水泥塊,再也沒法改變、無法進步了呢?

如果老師們都變成了硬梆梆的「水泥」,那麼,學生豈不天天都要被撞得頭破血流嗎?

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怎麼了?

除了教育問題之外,本片中導演利用一些簡單幽默的故事情節,表達出他對於階級、貧富、親情、愛情、勇氣、自信、生活、學習、友誼、理想等這些大主題的看法。

電影觸及的範圍很廣,但是拍得簡單易懂,一點ㄦ也不像某些「藝術片」那樣「難」看。

陳文茜把這部電影定義為「藝術片」,我覺得它比較像是一部有著嚴肅主題,卻具有「寓教於樂」效果的商業片。

跟《心中的小星星》不同的是,這部《三個傻瓜》的印度電影,不僅控訴僵化的教育體系,也批判了嚴厲的老師。

這是一部年輕人企圖反抗傳統、追求人生夢想的有趣電影。大陸網站把它翻譯成《夢幻天堂》,意境深遠也更切題!台灣的片名大概是基於賣座考量吧!

故事中的主角是個出身貧困的園丁之子,頂替主人的孩子去上學〈印度人沒有身分證〉,直到大學畢業拿到學位後,才回復自己的姓名獨立生活,然後利用所學的知識,闖出了一番事業。

這位園丁之子,求學期間,勇於批判、追求真理,他對於大學講堂上的填鴨教學極不以為然,並不惜常常頂撞老師。

主角不斷反抗體制與老師,對於學習內容卻有高度執著與熱誠。他也善於利用所學科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解決問題。畢業時,受到全校師生的讚許與肯定。而那位對照組的乖乖牌學生,反而庸庸碌碌,入了社會,就像一般人一樣,焦慮的追逐眼前的小名小利,並沒有對社會發生任何大作用。

求學期間,男主角的友誼與熱情,喚醒催熟了他的倆個室友,這兩人後來受到他的啟發,也努力掙脫了環境的限制,勇敢走出自己的路。

雖然最後主角以神奇英雄般的成功與戀愛來呈現〈學校畢業後他就是一個沒有學歷沒有身分的下層階級人物唷〉,猶然帶著商業電影一貫的誇張手法,但是瑕不掩瑜,這電影拍得粉好看。

電影中主要是描述的是一群印度菁英學生們,從小歷經大大小小的考試與層層關卡,打敗了幾十萬的競爭對手後,終於如願進入了印度最高學府─大家公認最有前途、最熱門的機械工程學系。

哪知這個全國最高學府的老師們與院長,教學方式卻固執僵硬猶如機器一般,不管是對於知識的傳達方式,還是面對學生學習上的困難,老師們都麻木不仁,視而不見,甚至不惜毀了學生。

三個遭逢學習困境的學生,都自殺了〈這不是自殺,而是被無情的老師謀殺了〉,老師儼然成了間接殺人的兇手。

故事從學生上吊、跳樓、院長兒子跳火車自殺等悲劇,無言控訴填鴨教育的荒謬與盲點,高等教育的保守與父母權威如何的壓制了學生的創意與選擇能力,以及整個社會瀰漫著迂腐的階級觀念,是如何的主宰著人們的生活。

片中有歡笑、有淚水,有懸疑也有逗趣的一面。導演利用一些簡單的事例〈只有敘述、沒有說教〉,對於什麼是「生活」、什麼是「學習」以及該如何去完成自己心中的「夢想」等等正確的人生態度,都有精彩動人的演示,電影中也不忘順便帶出印度整體社會的階級困境與面臨生存競爭的壓力。

但是貫穿全場適時出現的華麗歌舞,讓人在思考問題時,釋放了緊繃的的心情,沖淡了哀傷的情緒。觀眾在享受娛樂的同時,思考力也受到了啟發。電影以高超的娛樂型態包裝社會與教育問題,這是本片最為高明之處。

這部電影和《心中的小星星》一樣,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一則很好的教材,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教材,老師們看完後,說不定還可以喚回青春時期的理想與熱情呢!

PS:轉貼另一篇影評《三個傻瓜》觀後感─那場關於理想的美夢

2 則留言:

  1. 印度片
    不分題材
    一律有歌有舞
    堪稱一絕

    回覆刪除
  2. 片中歌舞場面十分華麗逗趣,也適時銜接了劇情。作為大眾的娛樂電影,印度人拍得粉讚喔!

    回覆刪除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