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鄉村教師日記之〈一〉:一班不超過25人


鄉村教師日記〈一〉

師專畢業時,分發到瑞芳鎮的猴硐國小。由於成績太差,老爸陪我到分發現場時,眼眶泛紅,很失望。

鄉下的小學校,非常自由,完全沒有都會學校那些早自習、整潔、秩序比賽等無聊的活動〈搞不好這些都是師專軍事化管理下的衍生物,行政從來只重視集體「管理」,忽略對學生最重要的個別輔導〉,所有老師都像我一樣,剛從學校畢業。

大家在鄉下待個兩、三年,就外調回台北了。

班上學生大概25人左右,一個年級有三個班。我和另一位同學敎五年級,我最要好的同學馮玉伶敎一年級。

由於在師專「悶」了五年,我教書時,立志要給學生最開放的環境與最快樂的自由。

每個禮拜回台北時,我天天往舊書攤跑,我用我微薄的薪水,買書,買兒童雜誌〈那時有綜合月刊的小讀者雜誌等等〉回去「餵養」我的鄉下學生。兩年下來,我買了三個大布袋的舊書。學生畢業後,我把書放在閣樓,過沒多久,拿出來要借給學長時,許多書都發霉了。

我為數不多的薪水,常常就這樣「不見了」。

也因為在鄉下,我教的都是小班級,所以,我比較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我所能忍受的班級人數大概就是25人左右,回到台北,一班動輒40幾人,老師們不得不使用高壓控管的方式,維持秩序,我教得十分頹丧,毫無成就感,也由於職業倦怠的關係,我去進修了「特殊教育」。特殊班人數是少很多的。

小班教學,使我看到學生真正的需求,我也能真正回應學生的需要,師生之間沒有任何防衛。我在學生身上學會了如何教他們。這種與學生真誠的互動模式,一直延續到我到了台北之後。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心酸的歲月之〈八〉:我不喜歡自己


心酸的歲月〈八〉

我跟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好,很長一段時間,我是叛逆的,在做人做事上,母親從沒有指導過我。我幾乎像孤兒一般的長大的。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因為,沒有一個人是不需要母親的。

由於我母親帶給我的壓力與痛苦實在很大,我在五十歲之前,還在受她的負面思考的影響,心裡充滿怨懟與不滿。母親的強悍讓我失去自信。

直到有一回,我跟著廉價旅遊團出遊時,我跟旁邊的大姐說起我老娘,我心中仍然很不滿,這位大姐說,當年像我這種窮人家的女孩,卻能讀書、有機會去當老師,實在是太幸運的事了,照常理,我應該是在工廠當女工的呢,為什麼我還抱怨呢?

像她,因為書讀的少,一輩子只能打零工為生。可是她並不抱怨,她每件事都往好處看、往好處想,日子愉快樂多了。

原來五十年來,我從沒走出母親對我負面批評的陰影。然後,我再把她對我的負面批評,拿來批判她,也批判我自己。

自從那次旅行回來之後,我好像才漸漸真正脫離了我娘給我的影響。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沖牙機


沖牙機

我的刷牙習慣已經持續幾十年了。平常也是牙刷、牙線不離手。每餐後,一定會刷牙。

但是去年,我左臉智齒旁邊的大臼齒開始酸痛,看了牙科,治療後做了一個牙套,情況還是沒有改善,看了幾家不同的醫師,有人建議我去馬偕拔智齒,我問醫師,為什麼要去馬偕呢?他說他不幫病人拔牙─尤其是智齒。天啊!拔牙有這麼難嗎?

後來,我去福信牙醫診所找了吳孟璋醫師。他說:智齒不一定要拔,只是因為智齒與大臼齒相近,清潔比較困難,如果清潔工作做得好,也可以不要拔。但是我已經覺得很不舒服了,最後還是決定拔了。

吳醫師動作俐落熟練,前後不到三分鐘就拔掉了我的智齒。我說醫生真厲害,方圓1000公尺內,好像沒有醫生「敢」拔牙。他很客氣說因為牙齒長得很正常,運氣好才拔得這麼順利。

其實去找吳醫生之前,有些醫生都給我的滿口牙齒判了死刑,我有牙周病,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很嚴重。但是吳醫師說沒關係,他建議我刷完牙、用過牙線後,再買壹台沖牙機沖牙。

吳醫師也不准我用牙間刷,他認為牙間刷只會讓牙縫越刷越大,無助於清潔。

我乖乖用沖牙機沖了一年多,牙齒狀況不再惡化。感謝吳醫師!

其實我雖然刷牙刷得很勤快,但是四顆與智齒相連的大臼齒,很難用牙刷或牙線徹底弄乾淨,那個位置太難刷了。好像真的只有沖牙機有辦法做到。

PS:七月初,我去山上住時,沒帶沖牙機,問遍瑞芳街上的牙醫師,沒有人賣。這麼好用的東西,實在應該好好推一下。吳醫師不但醫術好,也很樂意為病人做衛教喔!每天好好刷牙,省下植牙的錢,可以買壹台小march喔!

轉貼分享
http://mavies660605.pixnet.net/blog/post/33770186-%E5%A5%BD%E7%89%A9%E6%8E%A8%E8%96%A6--%E6%B2%96%E7%89%99%E6%A9%9F
吳孟璋醫師部落格

吳孟璋醫師部落格:http://doctorgilo.spaces.live.com/blog/

家長的敵意


台灣立報95/2/21
今日新聞網

家長的敵意 謝瓊玉

有位年輕同事告訴我,她班上有一位學生家長很難搞,天天找麻煩。可是,對方又提不出事證,證明老師教學有瑕疵。相反的,這家長還知道老師在教學上其實很用心,而且做了很棒的網頁和班刊。可是,她說,家長就是隱隱然對老師懷著敵意和不信任!你說,怎麼辦呢?

很多老師只能接受家長「又敬又愛」的樣子(暫且不管是真是假),他們無法接受,也不會處理家長的敵意。尤其是年輕秀異的女老師,這樣的心態更為明顯。

這也難怪。挾著台灣的傳統菁英教育路線養成的師資,從小成績優異,不管家境好壞,能考上師範學校成績必定不差,也一定是時時刻刻被捧在手掌心上的大小姐。傳統的師範教育裡,把教育工作的陳義訂得太高,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上,甚少著墨。當然鮮少老師會把教學工作看作是「服務業」的一環,搞不好,什麼天、地、君、親、師那一套,還不幸藏在多數人心裡呢!怎麼讓老師在家長面前不損尊嚴的「低頭」呢?確實是個大學問。

從教學現場觀察,我發現,有些老師,教學專業真的沒問題,但是,和家長相處的態度就是不夠「柔軟」。她們年紀輕,學養好,這一輩子,從沒離開過「學校」(好不容易從學校畢業又回學校教書)。因為他們這樣的「幸運」,因此,年輕的老師很難體會社會上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間和能力上的限制和不足,由於缺少體諒和理解,很容易從自己對教育的立場上,顯露出對家長的不耐煩和流露出一種被誤解的驕傲。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進行有效能的教學工作,確實是困難重重。沒有家長配合的小學教育,最終也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和家長關係若搞得不好,說不定還有「反效果」呢!
我自己就是在「碰撞」多年之後,漸漸放掉心頭那顆有關「尊嚴」的大石頭,慢慢和家長從現實的磨合中,增加了信任,有了深刻的體會。

我認為教學是一種助人的行業,它跟其他的服務業真的很接近。雖然它比其他的服務業,需要更多的社會使命和更多的社會責任感。而且,它不以營利和競爭為唯一目的。但是,差別也在最後的目的而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取得家長的信任,目標不妨崇高,身段真的要柔軟。
打個比方吧!如果我今天種了好吃又有營養的有機蔬菜,想要在市場賣掉,我一定會很努力的告訴客人,讓她們拿出錢來買菜。客人若質疑我,我也絕不敢生氣,做生意的人常說「和氣生財」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事實上,當有家長質疑老師的「貨色」時,幾乎很少有人不生氣!我覺得一個好老師,不管家長態度如何,都要努力把她們變成自己的朋友(這一點很多保險業的推銷员極為擅長,也不是什麼職業機密),這樣工作才能順利圓滿。否則,空有滿籃出色的青菜,怕也只能放在簍子裡任它爛掉壞死吧!受到家長污蔑誤會其實真正的起因,很可能是自己不自覺的,不肯好好溝通或不願溝通的緣故呀!

也許,教學並不像賣菜。但是,還有其他的服務業,如銀行員、民宿業者、其他行業的商人等等,為了生存,没有人不是兢兢業業的在服務態度上下功夫的。老師也許不必那麼辛苦,但是,姿態稍稍軟化些,讓工作順利進行,又有何不可呢?

教學是一種真正少有的,可以助人又能促發自我成長的美好工作,讓每一個老師在這個職位上發揮所長,不但不能讓家長有敵意,而且還要讓家長變成老師們的助力,這問題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並不是很容易!這問題,需要深思。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人格測驗」不是提昇行政效能、篩選人才的「萬靈丹」



「人格測驗」不是提昇行政效能、篩選人才的「萬靈丹」 謝瓊玉

據聞,考試院為提升文官效能,將研發適合公務人員的人格測驗專屬量表,以期在筆試之後,篩選出不適任人才,確保提升國家競爭力。

關中先生說:沒有一流文官,就沒有一流政府;沒有人才,再好的構想,也難發揮。

誠哉,斯言!

考試院長關中先生的意思是,政府效能不彰,完全是因為政府「舉錯才」的緣故。

這個前提要是成立的話,那麼我建議,不只公務人員考試必須加上性向測驗,上至總統、院長、立委、縣市首長、縣市議員、校長、醫生、法官、律師、軍警人員、中小學老師及大學教授、國營事業董事長等等政府人員,上任之前,一律都請接受這個偉大的「人格性向測驗」!人格測驗若不通過,一切免談。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及早找出「貪污收賄的總統和法官」、「假癌症真開刀」詐領健保費的爛醫生,「混黑道和得憂鬱症自殺的警察」、「性侵學生的禽獸老師」…….,避免所有不適任的人才為國家所用。

人格測驗是不是真的這麼好用,我不敢說,有些民間機構用人時,也許會酌量使用,但是在國家考試的筆試後,全面擴大篩選,我期期以為不可。

這種人格測驗比較適合應用在特殊職業,譬如醫生、教師、軍人、警察等行業的早期篩選〈筆試前〉,至於公務人員〈筆試後篩選〉,我認為並不適合。

我國文官制度向以公平著稱。這樣的性向測驗一出來,難保不會洩題,只要性向測驗補習班一出現,測驗的效度、信度一定大打折扣。信度、效度不好的測驗可能比不做還糟。

性向測驗會不會成為終結公平文官制度的「劊子手」呢?誰也不敢說。

更何況,政府效能不彰,並非完全是「舉錯才」的關係。現在許多機關老化,組織人員缺乏流動性才是主要原因。

一個組織長期被少數人把持,既得利益者,則將盡其所能,拒絕一切新事物,攻擊所有積極想做事的人,最後形成最要不得的醬缸文化與鄉愿文化。

在這種組織文化氣氛中,再好的人才進來後,不是馬上被「同化」,就是被「攻擊」。真正能夠有所作為的,少之又少。

新加坡公務人員的行政效率非常高,除了他們有很好的篩選人才管道與培訓制度以外,機關人員的輪調制度也做得非常確實。這是避免機關老化、組織氣氛僵滯不前的不二法門。


我的同學在日本教書,日本政府規定老師在六年內一定要調動,調動的原因就是中國諺語所謂「滾石不生苔」的道理,老師們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基本的教育態度,而不敢隨意而鬆懈。

公務人員、軍警、以及法官、檢察官、大學教授,甚至私人機構的媒體人員等等,無不是如此。

我認為「人格測驗」不是「萬靈丹」,如何落實「輪調制度」,才是避免組織老化的最佳策略。但是組織輪調牽涉個人利益甚巨,影響層面甚廣,政府官員心知肚明,因此從來沒人敢去「推」,這種民粹時代,誰會這麼「白目」呢!

除非透過「立法」來執行。但是看看我們這些「策略性迎合人民需求」的立委們,誰有這個勇氣呢?據我看來,「立法」成功的可能性甚低。

說穿了,國民黨是「改革無能」、加上「民主無望」,在執政中期擺出這種「革命」態勢,端出的卻是這盤「小菜」,真是讓人失望。

如果「頭痛」醫的卻是「腳」,「病」怎麼會好呢!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母親的「退場」機制


母親的「退場機制」

我是學教育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都在學校中度過。我對教育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

以教育觀點來看問題,難免有時檢討到我的長輩親人,有網友認為不太好,以中國人的倫理觀點來看,是有些不妥,寫作之前,我內心也有些掙扎。我的原意並非羞辱他們,我只是想給過往的自己,做些清倉工夫而已!

但是,我們的後人,對於教育,到底會用什麼態度呢?我的孩子、孫子,他們將來會用什麼方式,去教育或養育他們的孩子呢?他們真的會比我們更有智慧嗎?

最近,我常在夜深人靜時,跟兒子討論一些養育小孩的方法與心得〈他已經研究所畢業準備要去當兵了〉。

兒子是在電腦桌前成長的一代,不知他們將來生了小孩,是否還整天上網,如果夫妻都這樣,誰來照顧小孩呢?

女兒看我這麼操心,覺得我想得太多,我卻不這麼認為。

趁著現在還沒結婚,我應該好好教育他。

如果將來,他娶了個天天吃自助餐不肯開伙的太太、一整天上網看電視的太太、喜歡吃垃圾零食過日子的太太,只要他開心,我什麼也不能做,什麼都不能說。因為,那是他的生活。

但是現在,他是我兒子,我必須在他婚前給他一些教育,教他一些基本觀念,等他結婚,他自然要去跟太太好好協調溝通。到那時,我自然要「放手、退場」了。

我也不會像有些傳統母親那樣,兒子結婚了,卻天天去跟媳婦「搶」兒子。我不會這麼無聊,我喜歡的事情很多〈譬如玩部落格〉,誰有工夫搞這種鬥爭呢!

兒子是需要教育的,尤其是婚前。

媽媽的意見,婚前是「教育」,婚後就是「干擾」。

「永不退場」的母親,精神固然可嘉,最後得到的回報,可能是「羞辱」喔!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不准「成功」




聯合新聞網
轉載【聯合報╱依依(台北三重)】


我進到病房,看到八十歲的老爸坐在病床上談笑風生,護士小姐抿著嘴忍住笑,看護阿姨則笑得東倒西歪,幾乎要跌坐在地上。我知道老爸這病「回天有術」啦!

我爸從年輕到老,無論走到哪兒,處處受歡迎,不管是鄉下的雜貨店,還是都市的建築工地,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有笑聲。以前他去外地做工,常有女人跟回家來,想探探這個魅力無法擋的男人的究竟,我娘煩不勝煩,她說我爸是「出外一條龍,回家一條蟲」的懶漢,全身都死了,只剩一張嘴,嫁給這種男人只能自認倒楣。

全世界的人都覺得我爸是個有趣的人,只有我娘,是唯一的例外。

我爸EQ高,人緣好,有幽默感,雖然只有小學畢業,卻很愛看書,他的思想觀念開通,人際關係活絡,善體人意,包容力強,幾乎不曾與人起過任何衝突,更是個協調溝通的高手。這是個具備成功條件的男人,但是很可惜的,卻一輩子窮困潦倒。

他生命中的前四十年在家鄉種田,他與我娘將兩分地種成六甲水田,最後為了讓我讀書,被迫分家。四十二歲來到台北之後,到處打零工,失意落魄,渾渾噩噩過了二十幾年。

我最近常想,我老爸條件這麼好,是個標準做生意的人才,可是為什麼卻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呢?原來其中關鍵就在我娘。

我娘是個極端封閉保守,個性強悍又專制的女人,來到台北後,老爸想做任何事,她一律打回票,不准擺攤、不准騎摩托車、不准開車、不准亂交朋友,每天做完工就要他立刻回家。老爸精神備受壓抑,能力無法施展,乾脆逃到酒鄉一醉解千愁了。他只有在醉餘睡醒之時,避世消愁之際,看看書報,聊以解憂。

直到前幾年小中風後,聽從醫生勸阻,方才戒酒。

趁著老爸生病不在家,我問我娘:「像老爸這種人,沒去做生意賺錢,一輩子打零工不是太可惜嗎?」

我娘氣定神閒的說:「這妳就不懂啦,妳爸感性勝過理性,女人緣又好,萬一事業真的成功了,怕不要娶五房太太才行!那我還有好日子過嗎?」

原來我娘長年把老爸踩在腳下,就是怕他成功後失去他,這也太離譜了呀!

【2010/09/24 聯合報】@ http://udn.com/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心酸的歲月之〈七〉:幸福的女人


心酸的歲月〈七〉

婆婆坐在車上,突然問我,今天我們要去哪裡玩?我說:媽,妳昨天不是跟雪蘭姨約好,中午要一起吃飯的嗎?妳怎麼「又」忘了呢?

臨出門,才跟她說的事,坐上車,又忘了。

雪蘭姨是我婆婆的手帕交,也是她讀高女時最要好的同學。

由於堵車,這午餐的約會,我們足足遲到了一個半小時。我本想半途取消,可是大嫂說不行,她說雪蘭姨頭腦很好,並不像我婆婆這般健忘,她一定還在家等我們。

大嫂說得沒錯。我們兩點鐘到達的時候,阿姨還坐在客廳等我們。

雪蘭姨住在oo醫院的老舊的醫生宿舍,她女兒是醫院的病理科主任,她兒子一個在o大當教授,另一個在台中oo醫院當醫生。兒女們都很忙,雪蘭姨獨居在眷舍,她耳規管已壞,走路要人攙扶,生活已經無法自理了,但身邊沒半個人。


其實雪蘭姨在東區有一棟價值不斐的房子。她大可以賣了房子去住養老院,請人照顧她。可是老人家就是想不開,也許她認為這樣距離女兒比較近吧!

雪蘭姨她老公從年輕時,就外遇不斷,還跟人生了孩子,對阿姨很不好,雪蘭姨跟孩子的感情也因此被削弱了,家庭生活中,她一直是個弱勢的母親〈有些女人長期容忍男人外遇,也是因為屈居弱勢,無力反擊或反抗,孩子從小看到「失勢」的母親,並不會同情或更愛母親〉。

她很羨慕我婆婆的福氣,老了能跟兒女同住,我公公待她又忠心不二〈哪個男人能長期容忍老婆一年裡有半年不在家〉?她看到我們帶著婆婆出門玩兒,好生羨慕,後來我們就載著雪蘭姨一起出門去吃飯了。

我看著兩位老人家,突然有了感悟:對一個女人來說,究竟什麼是幸福呢,一個不怎麼成功的丈夫〈錢賺得少就不敢亂搞〉,加上一個不太有出息的兒子〈當然不會太忙〉。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幸福」吧。

吾思吾師 毓老師 您在何方



吾思吾師 毓老師 您在何方
今日新聞網
台灣立報95/7/1 ■謝瓊玉

30年前,我21歲,師專畢業後,分發到瑞芳山上的礦區小學。第二年暑假,我報名參加了耕莘文藝營。在陸達誠神父帶領下,精彩的文學課程結束後,我認識了台大中文系的安鳳儀,她同情我求知若渴,但英文太差,不敢報考大學夜間部,推薦我到溫州街的地下室上「毓老」的經學課程。

毓老那時開的課很多,有四書、公羊學、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繁露、資治通鑑和一些子書。私塾同學幾乎都是台、師大的學生,也有少數的高中生和研究生。安鳳儀幫我寫了篇報告,讓我混進了這百年難得再現的經學殿堂。我回饋安鳳儀兩本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毓老講經是一句一句的解,我記得《論語》講了近一年,老師講課配合時事,書上那些遙遠的道理,因為老師的解說,變得非常親近、易解。

那時的我,初入社會,對人生充滿疑惑,也沒有確定的人生方向。我的國學基礎太差,老師引用其他經書的例子時,常常聽得霧煞煞。我的學習狀況,用老師的話來說,僅僅止於得到老師的「口耳之學」。至於經學的進境,我是不及格的。我稱不上是老師的「入門弟子」,應該只能算是個旁聽生。

老師每天坐著上課,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生命對我來說,像在讀秒,過一天,就少一天。」當時老師大概已經76歲了。雖然,我正值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但是,因為,社會風氣保守(政治上還是嚴酷的戒嚴時期),我長得既不「驚人」、膽子也小,個性又偏執,並沒有感受到青春生命的熱情召喚。我的心情一直是苦悶的。

我聽四書聽了近兩年,又聽了一年易經。老師用「以經解經」的方式,從《繫辭傳》講起。老師講的易經純粹是「義理」,不是後來外頭流行的「術數」。記得老師常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老師勸我們做事必得忠於自己的信念,不必相信算命和八卦。當別人「不用」你的時候,你更得好好「用」自己。更不能看輕自己。3年後,我結婚懷了孩子,來回奔波太辛苦,就停課了。我生孩子時,央求老師為孩子命名,老師從經書中,找了兩組名字讓我選,後來,兩個孩子都用老師找的字命名。

老師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老師影響了我這一生的人生方向。老師在79歲的高齡,依然熱誠講學。他常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勉。他臨老仍勤奮的讀書授課,一日不停。對於時間的有限性,生命的急促感,我很早就有領會。

老師不講空頭哲學,當時有些新儒學大師,在書齋內著書立說,名氣震天,老師認為這些人對社會的實質幫助不大。老師對於「內聖外王」,有更務實、深刻的體會,老師有著極大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記得老師常說:「和而不同,強哉驕!」勸我們做人不可自命清高,容眾才能服人,太自清的人,只有自己,很難有大作為。

老師也說做人要誠實,因為「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千萬別想騙人,自以為聰明的騙子,實際上是自欺欺人,不可能成功。人都會犯錯,傷人傷己的錯是「大過」 如自殺、貪污、亂丟垃圾、亂蓋違建等等;不傷人不傷己的小瑕疵,如飲食情慾、個人穿著嗜好等,則是「小過」。他希望我們都能「大過」不犯,「小過」不斷,公、私領域分清楚。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師希望我們除了看重自己,更要把「別人」也當「人」看。「君子慎獨」在別人看不到的角落,更要小心約束自己的行為。自古以來,中國人一向是「重」人的。對於如何「成人」與「做人」,一直是老師最關心的課題。

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勤奮做事,就像「老天」一樣,一天都不可休息。 「天何言哉!四時行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要不斷求進步,生命才有存在的價值。

老師不反對求取私人利益,但他希望大家能「以美利利天下」。追求私人益處時,最好也能利於他人。只有「人」「我」兼顧的利益,方才值得追求。老師認為,如果大家都只為自己的私利打算,所有衝突都是無解的。只有放下私念,才能行出「大道」,才能得到別人的信服。

老師認為女人的在家庭中的角色很重要,他常說女人如果成就了全世界,卻忽略了「母職」,那麼,她的成就永遠抵不過孩子對社會的危害,可能會造成終身遺憾。這觀點新女性主義者也許難以茍同,卻是事實。

老師說過,失敗是人生的常態,不要怕失敗。「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勇敢面對自己的挫折和困難,不可逃避。

「不要迷信多數,社會上多數人的行為,有時可能是錯的,要有獨立的判斷力。勇敢做少數,只有少數具真知灼見的人,才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老師認為,中國人的傳統喪禮,有很大的學問。他很不滿意當時流行的不中不西的葬禮,老師揚言要在他「大去」之前,請眾徒弟們先照古禮「演習」一遍,免得等他「躺下」看不見時,被胡亂擺弄。這事後續如何,我不得而知。

後因我接連生養兩個孩子,過了一段不知今夕何夕的忙碌歲月。最後,與老師的音訊全然斷絕。

老師如果健在,應該有105歲了呀!我從小喜愛文學,對人生境界的體會是敏感的。但是,進入社會後,其實很彷徨。聽了毓老師的經書後,才確定了人生的目的和方向。

儒家反功利的人生觀和憂患意識,讓我在人生這場無情的、弱肉強食的生存競賽中,雖然沒有成功,卻活得「安心」。反觀現代人對生命、金錢、愛情、知識、權力的貪婪,幾乎已成為社會的常態,憶起30年前的舊事,不禁有些悵惘。我敬愛的毓老師,您在何方?
PS:網友提供的資料,毓老已經於2009年大去。
大隱─懷毓老
毓老師與天德黌舍、奉元書院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談中小學校園的綠色圍籬


今天,我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綠色圍籬了。說真的,當我家同學開車經過中和秀山國小時,他說:你看,這就是所謂的「綠圍籬」。

我幾乎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半人高的鐵欄杆〈不用跳的就可以直接跨過去了〉旁邊種了一排排還沒長上來的小樹〈等它長高,最少也要三、五年吧〉。不要說擋壞人了,這麼矮的樹,連野狗大概都擋不住吧!

真是荒唐到極點了。
今日新聞網


談中小學校園的綠色圍籬/謝瓊玉

台北縣長周錫瑋在卸任之前,送給台北縣民兩個大禮,一是小學活化課程(星期三加上英文課),一是拆除中小學的老舊圍牆。擬以低矮的綠籬,以開放空間的方式,呈現活潑的校園環境,融入社區生活中。

前者任意加課的爭議,全教會以示威遊行的方式表達不滿,教育部也以於法不合擋下,不再贅言。但是,拆掉學校圍牆這事,恐怕問題很大。

接獲此訊息的校長們,雖然認為不可行,大力反對。但是周縣長自認法力無邊,行政權無限大,決定蠻幹到底。現在,有學校的圍牆已被拆除。老師們每天膽顫心驚的上課,深怕一不小心,出了麻煩。

如今,社會氣氛詭異,人心大變,少數人已經失去人性。遠的不說,昨天有新聞報導,一向平靜的台鐵火車上,居然有人大清早,在廁所強暴女學生;去年也發生有人在火車上,只因看人一眼,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殺死的慘事。

更別說前幾年的潑酸事件,給校園安全亮起了全面的警戒紅燈了。但也由於這個潑酸事件,中小學校園開始有了比較嚴謹而上軌道的門禁。這幾年,校內治安還算平靜。

我認為,學生到校學習,課業內容的學習成效還在其次,學生的人身安全,其實才是學校師生所要追求的最重要目標。

如果一個好端端的孩子來到學校,回家時,卻莫明其妙的在校被殺、受傷或被強暴,做家長的,能原諒學校嗎?這樣的責任,由於校長們無力阻擋行政權很大的縣長,將來出事,是否可以理所當然申請國賠,而周縣長則負最大連帶行政賠償責任呢?

一天24小時全面開放的校園,危機重重,讓人防不勝防,除了病態人士可能入侵藏身造成的生命威脅以外,學校財務的管理也將陷入更大的危機。這些可以預見的惡果,周縣長是否真的決定一肩挑起,附帶卸任以後的行政追究呢?

我認為,如果,這個世界是深受孔子教化的路不拾遺的遙遠年代的君子國,我贊成每個家庭都不要加裝醜陋的鐵門、鐵窗;如果,這個社會是一座代表歡樂的兒童樂園,我認為學校也可以拆掉圍牆。

可惜,台灣社會人心惶惶,誰都不敢保證下一秒鐘自己將會遇見什麼可怕的人與事,在這人人自危的年代,拆除中小學的圍牆,真是大快人心,還是讓人擔心呢?

周縣長民調,自從上任至今,始終吊車尾,事出有因,橫柴入竈,怎麼看都有問題!

我不禁慨嘆,台灣這幾十年來,雖然號稱民主改革,但是,選舉製造出來的許多知識精英充滿了知識人的傲慢,絲毫不解人間疾苦,與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非常遙遠,充滿隔閡(有人把總統做得比里長還差勁,有人把縣長當太上皇蠻幹)。唯一從底層爬上來的陳水扁,他的興趣卻是搞錢,最後卻在眾人的咒罵聲中下台。

我想問的是,台灣人,你到底是受了什麼樣的詛咒?民主的路途,為什麼走得這麼坎坷?這麼艱難? 什麼時候我們才會選出一個既有能力又不驕傲也不搞錢又能理解人民需求的領導者~一個「對」的人?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我的「部落格症候群」


我的「部落格症候群」

二月中旬,公公在巴西過世,婆婆帶回一件他的外套,送給我們紀念,兒子忙著把婆婆的舊照存檔,放在家族網站。

我們送阿公骨灰上觀音山,大家都很開心,相信阿公一定也是非常高興回來台灣,而且是住到風景優美的觀音山上。四個兄弟難得相聚,我們陪著婆婆遊山玩水,忘了悲傷。

其實,我很想念我公公,他是一個思慮單純、勤快又執著的老人。現在像一陣風般不見了,我永遠見不到他了,私下我哭了幾回。

以前,我沒有自己的部落格,我必須到別人的部落格尋找自己寫的文章,很不方便。

但是礙於我的論文沒有完成,我想了千百次,還是「忍」了下來。好不容易功課完成,我終於開了自己的部落格。

我的原意只是想要留下一些可以給孩子、孫子做紀念的東西─就像我公公留給我們的外套和照片一樣。

我寫作的尺度很寬,不想隱藏我真正的感覺。我希望將來我的子孫可以在我的部落格裡學到一些些人生的智慧,不要再犯一樣的錯。

師兄說,部落格剛開張,一定要天天寫,免得讀者跑掉。但是我發現我犯了嚴重的部落格症候群,我廢寢忘食,連最愛的慢跑和逛菜市場都忘了,紅樓夢看了30頁,英文只讀了一頁就停了,整天離不開電腦。其實我的備用稿已經存到一個月以後了,我還是不停的寫,寫多了,品質當然沒法維持得太好。

更糟的是,我到處貼文,拜託別人來看我的文章,搞得就像在競選里長似的,真是好笑。

不管是認識多年的醫生,還是賣魚、賣菜、賣衣服的小販、美髮師、以及和我ㄧ起買了多年二手衣的同伴,都收到了我的邀請。

最近我在我家後面巷子慢跑,遇到學校老師,我也毛遂自薦的遞出我的網址,顯然我是一個不甘寂寞的部落格作者。我的熱心程度接近瘋狂狀態。

我家同學看不下去了,他建議我貼裸照,可能比較有吸引力,我怕嚇壞讀者,所以不敢。

我想,我不是第一個寫部落格的人,像我目前的熱狂狀態應該只是暫時的,過一段時間,熱情漸漸減退,寫作的興趣可能就不會這麼高了。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心酸的歲月之〈五〉:婆婆對孩子有偏愛


心酸的歲月〈五〉

搬回台北後,與婆婆、大哥、二哥同住在一棟舊的透天厝裡。其實,窮,並不會讓我太難過,因我從小窮慣了,物質欲望也不高。比較不舒服的是:我婆婆對孩子有偏愛,常做出差別待遇,大人們對小孩幾乎都是冷漠而且不友善的,說真的,住老家的那十年,是我的黑暗時代。

兩個孩子都在老家成長,尤其是大女兒,因為身體不好,我託我娘照顧,婆婆很不諒解〈她是千金大小姐,吃不了帶孩子的辛苦〉,我家同學又忙著外面的事,我又窮又不開心,常跟他為了一點點小事吵架─真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啊!

女兒個性從小早熟懂事,其實是充滿著不安全感,我好像複製了大家庭童年的不愉快經驗給了孩子,這是我畢生的遺憾。

我婆婆雖然受過教育,卻是個虛榮的女人,一堆孫子,她還東挑西檢的,沒有公平對待孩子,真是愚蠢,將來我絕不要犯這個錯。大家庭裡的大人,如果沒有寬容的愛心,對小孩心靈成長反而有害,還不如小家庭單純。

今年婆婆從巴西回來,她已經退化成一個像小女孩般的可愛老人了!我不討厭她了。我只是遺憾啊!她當年沒好好對待我女兒。所以她們之間幾乎找不出什麼話題互動。

但我另外兩個已經身為人母的姪女,讓我好感動,我們出遊時,兩個大女孩都搶著進廁所幫我婆婆穿衣服。她總算沒有白疼她們啊!

我曾經不只一次想早點ㄦ搬出去,可是我花一百萬買的鄉下房子幾乎全虧掉,又存不出錢買新房子,那時我薪水一萬多塊,租一棟公寓最少也要一萬塊,一間雅房五千元呢!

沒錢,只好在老家窩著。好多年後,受我妹妹提供的金援,才正式買了房子。

結婚的第一個十年,理財完全失敗。只因買錯一間房子〈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血本無歸,白吃了不少苦頭。

婚後十年,我完全不碰錢〈我是愛花錢不愛存錢的人,我有自知之明〉,讓我家同學全權處理,等他把我們辛辛苦苦存錢買的房子,低價賣掉後,我才知道,這人實在不善理財,我開始介入後,79年買了現在的公寓,91年用超便宜價錢買了一間透天厝,準備將來整修好〈現在只有簡單拉皮後出租〉,老了可以與孩子分層同住。再加上我山上的小屋,我在置產上算是OK!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啦!當然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有一個永不缺席的金主─我老妹的緣故!

三重房價二、三十年來沒有變動,多是老舊公寓,但我家附近有四個圖書館、五個公園、一個老人文康中心、三個小學,兩個市場,兩個地下停車場,生活機能很好,貧民窟裡也有屬於我的幸福角落呀!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心酸的歲月之〈四〉:老師們今昔不同的待遇


現在,大學畢業的老師,一入職場,薪水已經四萬了吧!

其實,老師薪水「爆升」,是民國八十年以後的事。很不巧的,台灣經濟這二十年來,每下愈況。

金融海嘯以後,據說今年的GDP也有兩位數成長,可是一般受薪階級,薪水不升反降。

國民所得二十年間沒有增加過,一直在壹千四百美元左右上下游走。先進國家都在三千美元左右,我們國民所得大概只有他們的一半。

老師及軍公教人員,在這不景氣年代,薪水爆增,是誰的錯呢?

印象最深的是自從老蔣掛掉以後,老李上台,放任財團炒地皮,許多壽險公司大量,毫無限制,收購土地,炒完地皮,接著炒房價,台灣貧富差距從此陷入深不見底的深淵。

老李執政12年,開啟了公務員(包括民選行政首長)貪污瀆職、民意代表濫權斂財、國營事業及金融機構弊病深重、社會風氣虛浮墮落、治安事件層出不窮、經濟萎靡不振的開端。成就的卻是他最高意志的「台獨」火種。

在老李之前,統獨從來不是人民的選項,老李搞「族群分裂」,收割個人的政治私利,貽害萬年,說他是台灣第一號罪人,還是太客氣了。

老李對台灣法治社會的破壞力,罄竹難書,更讓人不能忍受的是他別有居心的「凍省滅宋」,對台灣整體行政程序與執行力的破壞更無法估計。

在我看來,老李不但沒有領導能力〈真有領導能力的人,雞鳴狗盜之徒都能用,怎會去鬥爭滅掉比自己厲害的人〉,更是台灣的千古罪人。〈陳水扁的貢獻也很大,他讓我們終於知道,原來總統也像普通人一樣愛錢,他的事例,對台灣進入法治社會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可是政客總是要選舉,一遇選舉,有志一同,給軍公教加薪〈也算是政策綁樁吧〉,台灣選舉頻率舉世無雙,軍公教薪水就這樣「不知不覺」加上去。

台灣經濟哪天像希臘一樣破產,這要怪誰呢!當然是這些無恥的政客了!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心酸的歲月之〈三〉:老師待遇太差,粉多人靠補習維生


心酸的歲月〈三〉

以前,老師待遇差,因此,很多老師補習、賣參考書、測驗卷貼補家用,政府也睜隻眼閉隻眼,尤其男老師們家累更重,實在不得不然。

我有位同學,曾經痛心的告訴我:他這一生最不想遇到的事,就是學生長大了,回來問他:老師,你以前為什麼補習賺學生的錢呢?

同學為人正派,也是非常負責任的好老師,當年的補習,實在是最無奈的選擇。他不是雙薪家庭,太太為了照顧小孩,並沒上班。

他與那些貪圖金錢、在班級教學耍心機、搞差別待遇、威脅恐嚇學生參加補習的老師們是不一樣的。

最後,我要奉勸同學,不必自責啦,這也算是時代悲劇的一種,大時代中,我們只是一根小釘子,起不了大作用,更何況國家給我們的待遇,讓我們求溫飽而不可得,那怎會是我們的錯呢!放下吧!

況且,當時,整個社會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好處時,獨獨我們是貧窮的,我們才是受到嚴重「社會剝奪」的一群人啊!

那個說我們退休金太多的死ㄚ扁,才應該好好檢討。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心酸的歲月之〈二〉:校長與參考書商



當年,曾經遇過這麼一位校長,夫妻倆都在台北縣當校長,是縣政府的大紅人。

但在這個學校,每當學期結束時,賣參考書的商人就用大卡車將參考書載到學校,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像發課本一般,把參考書一套套丟進每班教室〈我懷疑他怎麼會有教室和大門的鑰匙呢〉!

然後這位校長卻在老師們的早會上,天天向老師宣導「不准老師們違法使用參考書、測驗卷」。

可是每回考試,從出題〈分年段交換出題改考卷〉、批改到統計分數,學校控制得十分嚴密,幾乎滴水不漏,考完試甚至還排出班級排名,不使用參考書跟測驗卷的老師,簡直沒有存活空間了〈用這種方式送來的參考書,沒幾個老師有勇氣「退」回去的〉。

也有些老師,為了批改考卷時不同標準而導致分數些微之差,互相大吵,大傷感情。老師們為了提高成績,補習體罰很嚴重,學校常有家長帶著被體罰的學生來學校申訴告狀。但是校長總有辦法把家長「壓」回去。

只有一次是唯一的例外,有位老師上課時,據說只是用細竹子打了學生一下手心,卻被記了過,害得那位老師考主任時,困難重重〈大概打了不該打的學生吧〉!我看此事發生之後,偶爾體罰小孩,都很小心,不敢留下任何痕跡。萬一情況不太妙時,就事先跟家長說明,請他們諒解。在這學校我倒是沒出過什麼大事。

學長和老同事們對我不錯。我懷孕生孩子時,同事們給我特權,免掉許多勞動,不像在鄉下時,我雖然懷孕,運動會時,仍然東奔西跑,孩子因此早產了。

這賣參考書的商人很有辦法〈他賣的是市佔率最高的新o友〉,他給老師們一半利潤,還有賺頭。賣了書後,他也不會馬上來收錢,他的「生意」做太大了,一個個學校慢慢收,有時他來的時候,時間早已過了多年。到最後,突然完全沒有了消息,才聽說他「掛」了。那些來不及收的參考書錢,不知最後做何處理!

有一年,有老師想買另一家參考書,被他知道後,他威脅將要在學生放學時,把參考書運到校門口,以三折價促銷,老師最後只好妥協了。

學校紅牌老師,教中、高年級,有少數老師過年過節時,禮物堆滿整個教室,他們跟校長也都有比較親密的接觸。學校辦大型活動,這些老師也會賣命配合。

偏偏我先前在鄉下已經教了七、八年,這些測驗卷參考書簡直是我的噩夢,對於都會區老師們的填鴨惡搞,我很不適應。最後我沒得選擇,只好去師院進修「特殊教育」,走另外一條路去了。

PS:那位校長所蓋的新校舍,不到十年,都列入危險教室,全拆啦〈我們大橋李文珍〈郁周〉校長和劉璨林主任所蓋的校舍,已經25年了,仍然屹立不搖,每間教室看起來還像新教室〉!最不可思議的,有一年,這位紅人校長,蓋了個溜滑梯,不到一年,就斷成兩截。但這校長有個優點,女老師們若孩子生病,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他都很快准假。我同學在校長太太學校任教,同樣狀況,女校長是不准假的喔!這校長也很會幫老師們「升官」建立績效,他手下許多老師從組長、主任、校長一路飆升上去。成績斐然。而今,兩人都已上天堂了!〈到了天上,不知上帝做何「審判」〉!呀,真是人生如夢!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心酸的歲月之〈一〉:老師一天薪水不到700元



當老師,大概是我第二適合的工作。以我本然的個性,我覺得我蠻適合從事文學性的工作,譬如到出版社當小編輯啦,或者到廣告公司當小文案啦〈我下標題下得不錯〉。但是當年這些工作,沒有大學畢業,是很難進去的。

那年代,女孩子當老師,是人人欣羨的了。考上師專,等於保證就業。我同學在國中任教,她年輕時,回到家鄉,天天有大戶人家或條件很好的男士來提親。在台北,女老師沒這麼熱門,雖然待遇差,卻也算是個不錯的工作。

由於台灣經濟蓬勃發展〈七、八十年代大概每年都有兩位數成長〉,老師薪水卻被政府壓得很低,我家同學的學校,三分之ㄧ以上都是代課老師,我也曾興起辭掉工作的念頭。但是,我既無專長又無顯赫學歷,辭去工作,大概只能路邊洗車或賣蚵仔煎吧!不過,我學生家長路邊賣檳榔,一天可以賺六千到一萬。台灣經濟發展最快速的那十年,我一天薪水沒超過600元。迫於家累,不敢輕舉妄動,也就乖乖的忍了下來。

老師的待遇差,在鄉下還不怎麼有感覺,回到台北後,要繳房貸、又請保姆,還要給父母親固定的費用,最窮時,我曾經一個禮拜只用五百元的紀錄〈包括交通買菜等雜支〉。孩子小時候,我買不起一件大外套,冬天常常連穿了四五層很薄的衣服。

當我教書滿十年時〈民國75年〉,政府給我ㄧ份獎勵金2000元,平均一年加薪200元鼓勵我的無怨無悔的付出。由於待遇實在太差了,當年我老覺得當老師是個心酸的工作。既養不活自己也養不活家人,真的不如水泥工。

我有位朋友,從小家境差,想賺大錢的欲望特別強烈,毅然辭去工作,但是他沒有學位又無特殊專長,現在只能到處打零工。這也算是時代悲劇的一種吧!假如他不是過早嚐受貧窮的心酸,假如他多一點危機意識,少一些些自信,也許他就不敢辭去工作了〈我沒辭職是因為缺乏自信,並非有什麼遠見〉。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懶丈夫的好處


懶丈夫的好處 聯合報繽紛版88/06/10 何麗玲

從小到現在,我娘總是嫌我太瘦,所以當她第一眼見到他那未來的女婿時,可是滿意極了。我們家從沒出過胖子,在那飢寒交迫的年代,胖子象徵富裕和穩重。

沒料到的是:這個胖子真的很懶。每天挺著圓滾滾的肚子,低頭看不到腳趾,繫鞋帶也困難,更別談撐著一百公斤的體重,氣喘吁吁的爬樓梯和走路了。

做家事,門兒都沒!紙屑掉地上,視若無睹踩過去,脫下的臭襪子隨處扔,衣服到處亂塞,家裡永遠像個垃圾坑。

多年來,據我觀察,他在家只做三件事,一是看電視,二是喝飲料,三是上網。其餘事一概不聞問,我早就是名符其實的「電視及電腦寡婦」。對於這樣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存在的先生,我只好把他當家裡那座沙發。

我就這樣熬過了二十年,孩子也長大了,有時,聽著他那罹患呼吸中止症候群的鼾聲,忍不住擔憂起來,我怕哪天他真的一睡不起,讓我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留在世上,這可是大大不妙。畢竟,身為懶人伴侶,也不能說沒有半點好處。

首先,我要說的是自由,如果你僥倖沒有被家務和工作壓垮的話,懶人伴侶有很大的心靈成長空間,因為他「懶得理妳」,你將擁有較多餘裕「愛自己」,也得以擁有充分的自由。

二是懶人甚少外遇,因外遇事件的「麻煩」是懶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再說,一個又胖又懶,挺著大肚子的中年男人,有誰肯對他拋媚眼呢,他當然「永遠」只屬於妳。

三是懶人伴侶永遠不需要減肥。窈窕非夢事,家事操勞將耗去妳所吸收的熱量,妳永遠沒有發胖的可能。

這些年,我終於覺悟:一個不找麻煩,讓我充分自由的丈夫,就像一堆肥沃的牛糞,是讓我這朵鮮花發榮滋長、永不凋謝的必要條件。

找另一半就像買鞋,只顧著好看是不夠的,還得「合腳」才行呀!我娘喜歡他憨厚務實,我則享受他的寬容。

人生就是這麼無奈,懶丈夫的好處,得靠自己挖掘,否則怎能共處二十年呢!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作業與懲罰


 今日新聞網


國語日報語教版94/9/14 謝瓊玉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豐富、最有生命力的文字;也是現今最熱門、最火紅、最多人使用的一種文字。中文難學又難寫,更是舉世公認的事實。有些繁體字的筆劃甚至多到二、三十劃以上。所以,對於小學生來說,寫作業實在是學習歷程中,最大的痛苦來源。

有一回,我和隔壁班老師聊天,說起小時候的趣事,出乎意料的,他告訴我,讀小學時,他居然是個寧願天天挨打,絕不肯寫作業的「問題學生」。

有時,我也常在校園裡,聽到同事對孩子們說:「再不守規矩,罰你回家把課文抄三遍。」

每每聽到這兒,我心裡總捏把汗,不知這種處罰方式,將會造就多少怨恨寫字的小學生。

許多師生衝突,幾乎也都起因於學生不寫作業。

據我觀察,多數老師的語文科作業,不外是寫課文、查生字、抄部首、寫新詞等等。對於課文的認知,幾乎只停留在識字和背誦,這種最低層次的理解上。

偏偏語文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泛複雜,它不只要求學習者要融會貫通,而且對於各種知識之間的關聯,還得有充分的理解。

然而,以現行單篇課文為主體的語文課本,都是些零星散亂的點,看起來像一盤散沙,很難讓學生掌握學習歷程之間的聯繫。

學生學會生字新詞,其實只是獲得了部份的語言材料,若沒有相關的語言知識加以運用,語文能力還是很難提升。

再加上老師指派的作業,如果也都是些單調、乏味,不必使用大腦的機械化的抄寫功課,有些學生甚至可能因為不肯寫字而拒絕學習。

更有老師感嘆,學生考試時,答題都還不錯,但是寫日記或作文時,錯字連篇。而且年級越高,錯字越多。學生學了那麼多的新語彙,似乎毫無用武之地。

為什麼語文學習會這麼樣的成效不彰呢?

原因是語文科的考試或練習題,雖然能使學生對於學習內容更為明晰,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語文學習的整體性和獨特性,是無法用考試或練習題來涵蓋學習的內容的。這也是語文和其他社會學科或數學科最大的不同。

語文科的複雜性,使得一般的學科考試,沒有辦法測出學生真正的語文能力。

那麼,怎樣才能衡量出學生的語文水準呢?答案當然是寫作。

寫作是衡量語文水平的重要量尺。語文學習的效果,必須通過寫作來檢驗,寫作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認為每天每課固定的、呆版的抄寫作業,應該適量就好。繁瑣而大量的抄寫作業,將會降低學生對於文字的敏感度。

每一課的生字,並不一定都要查字典。有些不常用的字,根本造不出詞來;某些罕見的部首,一生也難見到第二次,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

我曾見過很多剛入學的小一生,不會造詞,媽媽每天戰戰兢兢的幫孩子查字典,而寫出的詞意,小朋友卻完全不懂。

小一的語文教學,應該定位在口頭語言的範圍,教小朋友如何將口語轉化成文字,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一年級就學查字典造新詞,恐怕並不是那麼合適。

我曾經出過「大」和「小」讓小朋友用口語造詞,有人造出了五十個以上的新詞,小朋友在詞意的擴大、詞意的縮小、詞意的轉移和感情色彩的變化上都能運用自如。

有些不常使用的字,造詞的意義真的不大,這些力氣可以省下來寫造句。

寫作的基本能力,來自於詞彙的運用能力,造句也是檢驗語文學習內容的重要指標。

找幾個新詞,讓學生自由自在造些不同的句子,也可以在造句中,協助訂正錯字或調整詞章,利用最恰當的語言形式,來提高表達效果。

我也常和學生聊天,藉此了解學生們對生活的感受和觀察能力,從每一次的經驗分享中,學生也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素材,而加以選擇和處理的能力。遇有特殊的時節,就讓學生用日記寫出當下的感悟。

語文科的作業除了生字新詞造句的教學之外,我認為必須立足課本,放眼於課外。老師對於優美文章和書籍的引介,也很重要。

課程淺化之後,大家不要再把課本捧得像聖經,課外閱讀、朗讀和寫作也都是很好的作業內容,所有的生字新詞造句的練習,當然更不限於課本。課外的文章書籍,也大可放心試著做做看。

朗讀或抄錄文章,當然更不限定於課本,課外短文抄起來還更有新鮮感呢!朗讀時如果配上錄音當作業,不但能品味到文章的精妙,體驗享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可以把文章中的語言,深入到潛意識,久而久之,隨著時間的增長,自己的語言能力也會跟著提高。

總之,如何讓學生們對於美麗的中文,保持新鮮感,而且不讓學生覺得寫作業是一種變相的懲罰,這才是所有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們的最大期待啊!您說,不是嗎?

轉貼

廖玉蕙:等待一本美麗的教科書

【聯合報╱廖玉蕙】 2012.01.21 01:41 am


關於教科書,我一直有話要說。根據多年參與國小教科書審查的經驗,以為真正需要正視的,既不是幾本、幾綱的爭論,更不是文言與白話的比例或《論》、《孟》是否該列為必修的議題。也許我們更該聚焦注視的毋寧是教科書編輯的語文程度、美學修養及視野胸襟。因為,教材編輯若缺少順暢美好的文筆、美學素養及寬廣的視野,根本上就悖離了教育的宗旨。

縱觀目前的教科書,堪稱問題重重。出版社一學期送審十四篇課文,常常被要求抽換六、七課,因為沒有一本不是千瘡百孔。若非文字不通、句子不順;就是觀念陳舊、食古不化;要嘛就是字體參差、版面奇醜無比。審查委員得像小學老師批改作文一樣,逐字逐句幫忙修飾並解說修改原因。同一批委員要負責審查六個年級各三個版本的課本及習作。

我婉拒繼續擔任的前一年,郵差天天在樓下按鈴高喊:「廖委員掛號!」聽得我心驚膽跳;而書房內群書堆疊,彷彿本本都在嚎叫:「看我!看我!」有好幾回,我都坐在電腦桌前工作到雞啼。估量若想當個盡責的審查委員,過勞死是遲早的事,只好及早抽身。所以,我必須說:國編館不分階段地將偌重工作量全交給同一批人去夙夜匪懈,是相當不人道的。

其次,教科書之無趣是家有小學生的家長人盡皆知的,但教科書幾乎毫無例外地缺少美感卻是常被忽視的。也許受限於成本,無論紙張、圖片或版型,幾乎完全沒有一點吸引人之處。因為醜,用過即被毫無留戀地丟棄是很自然的。世界變化快捷,只有我國的教科書不但沒有與時俱進,甚且還停留在非常遙遠的過去,叫人思之悵然。

說到字句鍛鍊的美,就更讓人洩氣了。當今現代文學中,有許多精緻的童詩,但因年輕的編輯涉獵不廣,常挑選出教條式且詩意蕩然無存的詩作,無論意涵或技法都拙劣。散文、小說如果是作家的選文還有可觀,但一旦涉及識字率而由編輯自撰的文章就一定慘不忍睹,非但古板還缺少情趣;若是抒情文就更糟,一逕濫情得緊。

總之,這些問題,追根究柢就像食物鏈一樣,環環相扣。教育部體諒民間疾苦,所以抑制書價;因為價廉,出版社基於成本考量,只好聘用新手上路。既是生手,品質之無法讓人滿意也是意料中事。然而,教育是何等大事!我常感嘆若是《夢想家》用掉的二點一億,拿出來補助教科書的編輯,影響之深遠,不知幾萬倍於嘉年華會式的一夕燒毀。

最近,發現坊間文學性的新書出版,都非常注重封面設計及版型圖片的雅緻,讓人尚未讀到文字,先就愛不釋手。可惜美感經驗一向不為台灣的教育所重視,傳統往往視美觀為文學書裡「買櫝還珠」式的喧賓奪主。然而,美感教育確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為美而受到感動,達到精神愉快與滿足境界,是影響做人處事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學校教育如果率先放棄美育,無形中,往往導致學生行為的失序。而美育不只見諸美術課,國文課裡往往也暗藏玄機,一本課本的美感,可以從封面、排版、字體、插圖一直講求到寫作手法是否優雅。

期待不久的將來可以等待到一本文字流暢、排版雅潔、字體美觀、插圖漂亮、封面讓人耳目一新的教科書。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

我家這位「同學」〈三〉


我家這位「同學」〈三〉

以前,孩子小,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常想找個地洞鑽進去,從此不用回家。

別說看書了,我連電視也很少看,唯一的娛樂就是聽廣播裡的演講。我的自我成長,大概停頓了十年之久。

只要孩子在家,我一定全程陪著玩ㄦ的。尤其寒暑假,幾乎比上班還累。後來,我終於找到一個讓自己「放鬆」的方式,那就是「放假」。

每個星期六〈那時尚未實行週休二日〉我上班半天,另外半天,我就到街上閒逛,我發現,有了這半天假日,我累積一個禮拜的辛勞和怨氣,全都消失無蹤,我變得比以前開心許多。

我家同學看我開心,他也支持,從此我有了「固定放假日」。

有一天,兒子抱著他的小毛毯和收音機,到我面前,說:「媽,今天我放假,你們誰都不可以吵我。」然後,進了自己房間,把門關上。

我的「假日示範」是來真的,連孩子都學會了呢!

不願做家事的男士們,請給終年辛苦的太太們放一天假吧!這對於全家人的心理健康,大有幫助喔!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我家這位「同學」〈二〉


我家這位「同學」〈二〉
我家同學,從不做家事。以前孩子小,家務繁雜,放假日,我面對一堆堆的髒衣服和亂成一團的房間,有時會孩子氣的大哭了起來,因為,實在太累了。

我跟朋友抱怨,這男人怎麼這麼懶,朋友豁然的說「我是幸福的女人」,結婚二、三十年,煩惱的居然是洗衣服這種「小」事。

我聽了,半信半疑。

這幾年,歲月增長,閱歷漸多,我才覺得男人「不做家事」,真的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問題。

夫妻之間,比這個嚴重的事,可多著呢!

看來,我這朋友也算是有大智慧的女人囉!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我的師專生活之〈十二〉:從國語學校到國北師


我的學校不同時期有不同名稱,學校名字,一改再改,ㄧ變再變,如果不清楚改制沿革,也許有人會疑惑,我究竟讀的是什麼碗糕學校,因為我的學校校名,不像「師大」、「台大」、「清大」,那樣清楚明白。因此,我擇要說明。

校名小史:

我當年入學時〈民國60年〉學校全稱是「國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又稱「國北師」。

日據時期則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簡稱「國語學校」。

1945年,台灣光復,改稱「台北師範學校」,並與愛國西路上的「預科及女子部」分開,此「預科與女子部」獨立而成立「台灣省立台北女子師範學校」。

1961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設三年制師範科。

1963年改制為五年制國校師資科,並設夜間部。

1987年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院」。

1991年改制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2005年改制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我就讀時期是屬於五年制專科學校,單獨招生,18歲以上不准報考,我考的那年,沒考英文。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或許是時代進步了,有人覺得小學老師都不懂英文,實在太遜了,就又開始考英文了。在我看來,真是好可惜。師專不考英文不但是好事,而且是劃時代的創舉。

師專開始考英文,對中產階級及都市孩子較有利,對一貧如洗的窮人家庭來說就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鴻溝。我當年,師專若加考英文,我自忖我是永遠考不上的。

有研究認為,一般中產階級出身的孩子,從小衣食不愁,對於工作的投入程度與成就動機,其實是比不上低階層的孩子的。尤其社會底層上來的孩子,對於教學這種瑣碎極需耐力的工作,比較不會顯露出不耐煩,而且更願意付出,工作態度也比較積極、快樂。因為他對生活的條件,要求的少。也就是說,他非要認真做好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不可,因為他沒有退路呀!

中產階級出身的孩子,選擇的機會多,可能就是少了那份熱力與決心呢!
轉貼分享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393694.shtml
恰似一首老歌的溫柔

〈大學校園巡禮〉第21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位居和平東路和復興南路交岔口附近的國北教大,前身分別是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師專、台北師範學校,甚至可以追溯至1896年的「國語學校師範部」。曾經化育過無數的良師及各界菁英……
學校西邊歷史悠久的大禮堂,以一貫的安靜謙和的姿態站立著。堂前的大葉合歡在2009年獲全校師生票選為校樹。


全文網址: 大學校園巡禮/恰似一首老歌的溫柔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393694.shtml#ixzz27ubmCOlN
Power By udn.com 


盛夏裡,蟬聲高唱。學校西邊歷史悠久的大禮堂,以一貫的安靜謙和的姿態站立著。黃昏裡,風微微地吹著,紅與白揉藍於晚天。操場上,有人沉默地繞著跑道快走,一圈又一圈;戴著斗笠的中年夫妻遙對著丟飛盤,如箭矢般的飛盤神準地一趟又一趟被吸納進裝了吸鐵般的手掌中;籃球場上歡聲雷動,男女混搭著鬥牛;排球網的兩邊,飛來奔去忙著接球、做球、殺球的同學雙頰緋紅如關公。黃昏的運動場,總是特別活躍。生命的爆發力,再不找個人別別苗頭或找條路來繞個幾十圈,怎鎮得住夏日躁動的靈魂?

擁有一批大都會美術館翻製展品
學校雖小,卻五臟俱全。我剛轉學到此地教書之初,搬進兩人一間的研究室,空間逼仄擁擠,毫無隱私,連打個電話都得壓低著嗓音,深怕驚擾了同室的另位教授。這兩年,學校的硬體設備終於有了更新,禮堂再過去的西南角落,蓋起了泳健館,嶄新的標準型游泳池寬敞透亮。夏日裡,大人、小孩像魚一般款擺著身軀在池中竄戲,水波中影影綽綽,好不美麗!一進校門口的右手邊,增建了學習、研究的大樓──篤行樓,樓旁停車場上遍植櫻花,預料來年的冬季或將有一排排紅豔豔的花朵怒放,可望和春日裡東北邊至善樓前,像騰雲一般飛旋天空的白流蘇一爭短長;而更讓人振奮的是,尚有新蓋的「北師美術館」坐落學校門面。大面玻璃帷幕外牆,高穿透性,讓城市景觀與藝術展演相互輝映。據說內有由大都會美術館取得的為數可觀的翻製於古希臘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石膏像館藏,成為美國境外唯一獲得這批展品的大學。從夏秋到冬春,整個校園透露著勃發的生機。
2007年,我面臨職場上重要的抉擇。一向安土重遷的我,因著母親的殷殷期許,投遞教職申請書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遠在那之前的十多年,緣分已然開始。忘了其間確然的連結,我在1995年的暑假就已到過當時的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兼課。猶然記得暑期碩士學分班的學生,好多都是小學校長,幾乎都比我年長。習慣了給小朋友訓話的他們,剛上課,竟然就為期末報告憂心忡忡,像個剛入學的新鮮人忐忑不安。十二年後的夏日,我終於順利進入極可能是我教書生涯中的終點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就差那幾十個日子,聽聞這消息應該會是最開心的母親已然等不及被告知就先走一步──在我獲聘前兩個月的冬日,仙逝。世事總是如此,半點不由人。

校名大混亂

紅磚、拱廊、光影與老樹,吸引電影與MV爭相取景拍攝。
圖李東霖/攝影

半點不由人的其實不止人事的滄桑,學校的角色定位亦然。曾是國小師資栽培龍頭老大的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4年因著教育學程開放及少子化的人口趨勢,學校開始逐漸轉型,嘗試尋找新的可能。2005年8月因應師範院校定位與轉型發展趨勢,正式改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發展迄今,計有三個學院,十六個學系,五個獨立研究所,二十二個碩士班,三個博士班,並在既有師資培育的優勢下,努力朝向專業型大學邁進。
然而,台北的大學日多,校名往往相當雷同,得費盡心思才能辨識其中細微的差異。我到國北教大教書的第一年,發現連熟悉台北各個機關團體的計程車司機都沒法弄清楚,不是把我載到位於愛國東路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就是想把我提早丟在和平東路一段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更離譜的還朝關渡或板橋方向開去,直奔「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我的親朋好友也多半弄不清楚這些學校的差異。有一年,到台北的某知名大型醫院演講,八十分鐘的演講時間,主持的院長光是開場介紹我的正確任教學校就用掉了十分鐘,完全搞不清楚狀況;除了前述的學校之外,他還混搭上八德路的「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和基隆路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真是一次讓人難忘的世紀大混亂。因此,且讓我花些篇幅好好還原這一所歷史最悠久的國小師資培育的搖籃。

校友星光燦爛
位居和平東路和復興南路交岔口附近的國北教大,前身分別是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師專、台北師範學校,甚至可以追溯至1896年的「國語學校師範部」。一向以培養未來的教師及小學校長為目標,曾經化育過無數的良師及各界菁英。以活躍於文壇的作家來說,許多都出自當年的「北師範」。《亞細亞的孤兒》作者吳濁流;「吳三連文藝獎」創辦者也是台灣早年民族運動領袖的吳三連;以《我愛黑眼珠》聞名且於去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的七等生;以速寫、散文並呈,引領文學新風氣的雷驤和如今仍縱橫文壇、受到無數讀者喜愛的詩人席慕蓉……都是本校傑出的校友;而知名小說家黃春明則是北師的中輟生。這些作家的共同特質,似乎都是一身傲骨,作品則一逕充滿質疑及抗議精神。
美術界校友更是星光燦爛。台灣雕塑之父黃土水的作品──知名的浮雕水牛圖,畫出了早期台灣農村的溫柔;另有於二二八事件中罹難的知名畫家陳澄波;畫風有「中國馬諦斯」之稱的郭柏川;終生為美術教育及藝術創作奉獻的藝術家李梅樹;名家廖繼春、藍蔭鼎、楊啟東、李澤藩、李石樵……美術工藝的先驅者顏水龍都是校友中的佼佼者;當然不能不提的還有發明免削鉛筆、丁字型冷熱水龍頭、便器坐蓋衛生紙的劉興欽,他不但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筆下的大嬸婆、阿三哥更是台灣人珍貴的共同記憶,這些傑出校友幾乎合力撐起了台灣美術界的半邊天。
音樂系校友的成績也是不遑多讓。被譽為台灣音樂奇葩的鄧雨賢,他所創作的「四月望雨」──〈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曾被熱烈傳唱於大街小巷,道盡多少台灣女性的心聲;創辦台北世紀交響樂團的廖年賦,提供青少年愛樂者訓練音樂技巧及培養合奏默契的好環境,孕育出許多優秀青年音樂家;「樂壇黑面將軍」杜黑則著意辦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苦心孤詣把台灣合唱音樂推向國際。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國北教大的音樂系原本志在培育音樂的扎根教師,沒想到校友們走著、走著,竟然一起走成了遮蔭的大樹。
其他如:台灣民族運動先驅者蔡培火;金融界巨擘許丙、劉鐵甲;台灣觀光事業之父游彌堅;早期台灣民族及勞工運動之核心人物盧丙丁;全台第一個開胸腔外科手術的醫師,也是世界肝臟外科權威林天佑;日據時期稀有的法學與醫學雙學位怪傑張均田;台灣棒球界耆老簡永昌及為援救學童而犧牲性命的林靖娟……都是各個行業中的翹楚。而值得讚頌的,絕不止這些知名人物,更多的是散布台灣各角落的小學老師、校長及教育單位的首長們,他們默默堅守崗位、誨人不倦,恰似一首老歌的溫柔。

語創系為北台灣唯一以培養作家為宗旨系所

為紀念建校百年所建的鐘樓,靜靜佇立校門口,看著國北教大的緩步前行。
圖李東霖/攝影
因為半途闖進了師範體系,原本對小學教育十分陌生的我,因著這五年來的接觸、浸淫與審視,概念逐漸明晰起來,而這往往來自於我最珍愛的午餐時間。同樓層研究室裡的不同科系同仁常會拿著便當盒聚在一起用餐,聊著家常,也談著各自的見聞與教育概念,相互切磋教學方法。在其間,可以聽到不同的專業知識並觀察到迥異的人生視角,保健、養生、教育、觀光、文學……幾乎無所不包,就像一個微型的有趣學堂,引人入勝,也常讓我驚豔連連。
我剛轉學到國北教大教書那年,就被指派擔任新鮮人導師,這也是教書生涯裡讓人難忘並再三回味的經驗。以往我在外校擔任導師,總是一年就換班級,頂多兩年一換,北教大的導師卻和導生的大學生活共始終,足足相互綢繆了四年;或許也因為如此,師生關係自是大不同,即使畢業了,不管飛到何處,都還彼此保持密切的聯繫。這樣的彼此懸念也或者是我所任教的系所「語文與創作學系」特質所導致,因為喜歡創作的人,多半具備敏感多情的因子。
說起這個相當特異的「語文與創作學系」,約莫是現下北台灣唯一擺明以培養作家為宗旨的系所了(東部有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它網羅了甚多學院裡的作家教授,以學院的學術訓練方法有系統地傳承自身的創作經驗,課程中除著重小說、散文、詩歌、童話的創作訓練,期待為文壇注入新活水外;系裡也因應將來學生的就業需求,安排許多實用的課程,諸如:作文教學、華語文教學、華語教學英語……不管是大學部或研究所都吸引了許多熱情的文青。

與台大合併聲浪甚囂塵上
這幾年來,國北教大和國立台灣大學合併的聲浪甚囂塵上,雖則校園內師生依然按著既定的節奏緩步前行;然而,卻又彷彿有著妾身未明的惘惘然氣氛罩頂。學校要往哪裡去?到底是堅持原先的路線,走出師範體系的改良版?抑或選擇(或被選擇)和台大並轡共行?學校徘徊著,教育部政策彎彎曲曲一路迤邐著,似乎還為著什麼樣不能言宣的理由延宕著,僵持著,就是不肯掀開底牌,而全體師生都在等待著。
盛夏裡,蟬聲高唱。學校西邊歷史悠久的大禮堂,仍以一貫安靜謙和的姿態站立著,怎麼感覺它好似也正側耳傾聽著學校未來的命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簡史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簡稱國北教大,前身為創立於1895年的芝山巖學堂,翌年改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經多次改制,1991年改隸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2005年升格改制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教大創校迄今已逾一百一十年,校史悠久,畢業校友十餘萬人,遍布海內外,於教育、文史、藝術、法政、財經各界,均卓然有成。現任校長張新仁博士。
校訓:
敦愛篤行

校歌:
作詞:韓寶鑑 作曲:康謳
芝山鍾靈秀,東海智波揚,
師資樹典範,國脈賴輝煌,賴輝煌。
作育兒童,改造社會,
任重道遠莫或忘,任重道遠莫或忘。
堂構輝煌烈,絃歌揚國光,
國校教與學,努力求改良,求改良!
師資第一,師範為先,
修己善群是所倡!修己善群是所倡!

【2012/09/28 聯合報】http://udn.com/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我的師專生活之〈十一〉:英語是窮困家庭向上提升的攔路虎




當年,全省師專共有有九所〈包括北師、竹師、中師、南師、嘉師、花師、東師、屏師、女師〉,負責培育全省小學師資的任務。由於是公費,因此,讀師範學校的大多是一般窮苦人家的孩子,學雜費全免,寒暑假還有補貼伙食費,學費等福利,唯一的限制是沒教滿五年的話,要賠公費。

師專錄取率很低很難考,能考上師專的女同學,大概也能上北一女〈我是唯一的例外〉。許多窮人家子女都夢想能考上師範學校當老師。

由於不考英文的關係,使得這夢想相對容易實現。

我們現在的總統英文程度很好,上一任總統英文很「菜」,但是,他們都有志一同認為:若要提昇國家競爭力與增進國人的國際觀,一定要提高國人的英文能力。

我的看法剛好相反。我認為,英文這個學科,是一般貧窮家庭向上提升的「攔路虎」。

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階層隔閡日深,台灣菲律賓化的機率很高。但是若在某些特定考試時廢考英文,將可促進階層融合及適時搶救那些在貧窮邊緣掙扎的家庭。這也是我觀察過去師範學校不考英文的結果。

當初決定師專不考英文的人是天才,應該頒給他一個「促進社會階層融合的卓越貢獻獎」。

而若要增強國人的國際觀,並不需要人人學英文,成立國家級的翻譯機構,針對西方思潮翻譯西方重要叢書,效能一定加倍。菲律賓人一般來說英語程度都很好,國家有因此而「強盛」了嗎?

現在招考師資,也陷入一種似是而非的迷思,大家一致認為一定要挑研究所以上名校出身的老師才是最優秀的,

我卻認為,英文程度或數理程度好,並不是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充足或必要條件!要成為一個秀異的老師,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特質與性向,以及有沒有足夠強烈的成就動機,促使他去完成心中的理想教育藍圖。

只要他願意,他就有機會成為「最優秀」的老師。而跟他是否研究所畢業或來自名校,沒有必然的關係。

我甚至悲觀的認為,也許,剛好相反,有些學科成績很優秀的學生,由於自己求學過程過份坦順,當了老師,不但容易忽視學生的起點行為,而且對於班上三分之ㄧ以外的中下學生,常是不耐煩與疑惑:「你怎麼那麼笨啊」,就像我以前那位「超級體育老師」一樣,認為我們都是「瑕疵品」。這種敎師從某方面來說,其實是不及格的呢!

曾經看過不只一位師範院校畢業的高材生,進到職場時,與學生互動很差,上課時不是咆哮就是冷戰、丟學生書包、敲桌子、打小孩等等。以師範院校的保守作風,成績越好的,說不定教學效能越差喔!

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我家這位「同學」〈一〉




我家這位「同學」〈一〉

我家這位「同學」,是標準的理工科人才。當年他娘由於家裡太窮,讓他讀免費的師範學校。我與他剛認識時,有一回,我去找他,他暑假義務幫六年級學生補習數學,他台上講得口沫橫飛,學生卻睡倒大半。

從人格特質上分析,他個性硬梆梆的,半天擠不出一句話,但是他手很靈巧,他最喜歡的休閒工作,是修理家裡的馬桶、水管、電器、手機、電腦等等,他師專讀生化組,插大讀的是數學系,他對「物」的興趣,顯然高於對「人」的興趣,而小學老師,這種類似保姆的工作,應該並不是那麼合適。我常想,如果我是他娘,我一定讓他讀工專,最不濟,讓他去當「黑手」都比教書好多了。

但是被工作磨了30年,終究還是有些進步,前幾年我一時性起,想騎腳踏車,他居然按步就班的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很有耐心的,每天晚上,陪我在公園練了兩個禮拜,從學騎腳踏車的過程中,我發現他來自教學底層的訓練:他的耐性與教學方法都大有進步。

他半輩子從事的,不是他最專長最有興趣的工作〈他的大腦大概只用到10%吧〉,我難免替他惋惜。但是,當年學校裡,也有許多同學,很早就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還沒畢業就考上高考或到其他行業就業的,所在多有。所以,命苦不要怪父母,地震不要怪政府。有時,自己也是要負點ㄦ責任的。

我家「同學」個性保守,不願冒險,所以就混到退休囉!他這種「從一而終」的個性,大概遺傳到他老爸─我公公是日據時代高等科畢業的高材生,在一家私人企業工作60年,直到退休前,公司倒閉,一毛退休金都沒有拿到。

他比他老爸運氣好多了。

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我的師專生活之〈十〉:課外活動


師專辦得比較好的課程應該是課外活動了。

一年級時,我參加口琴社。二年級時,我改上水彩課,有一次,也是上課時,被老師破口大罵〈因素描基礎太差〉,後來也沒敢再去上。三年級去上土風舞,我的手腳很不協調,節奏感又不好,搞得我很緊張,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四年級時,去上國樂社,學拉南胡,我家的這位「同學」,是當時的社長,曾經個別指導過我〈他那時跟丁班同學很好,並不認識我〉。可惜我的音樂細胞真的不行,後來也沒繼續。

我家這位「同學」,師專五年,只參加了一個國樂社,他當了兩年社長,所以不管是南胡、古箏還是琵琶、嗩吶、洞簫、笛子、洋琴,他幾乎都能弄上一手,程度真的還不錯。

這樣說來,師專並不是真的辦得「太不好」,沒學到東西,自己也是要負一點責任的。

我畢業後,在山上教書時遇到他,「勇敢」的跟他結婚,一方面是想趕快逃離我母親身邊,另一方面我認為他是一個「可靠」的男人,至少,他不像我一樣沒定性,五年換五個社團,結果什麼收獲也沒有。

到目前為止,我的看法大致上還是不錯的。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名師出高徒」?還是「高徒造就了名師?」─揭開名校的真相



今日新聞網


最近的全國教育會議,被k的一無是處,教育部對於12年國教,始終遲疑不敢下手。還沒開辦,各方質疑聲浪紛至眇來。

照這情況發展下去,誰能解救陷身升學火海的千千萬萬學子?誰能打破這個長期以來,佔據人們心頭的名校的魔咒?看來,12年國教,只好再等等囉!

問題癥結在於,如果每個家長打破頭都想讓孩子進名校,如果每個人都認為只有讀名校才可能進到好大學,只有進了好大學才會有好前途。大家都迷信明星高中的光環,這問題將是永遠無解。

巧的是,近些年來,我們的領導階層幾乎青一色全出自同一所名校,因而更增添了幾許名校特有的光環與色彩了。

12年國教最大的難題是,升學若採計在學成績一定會引起爭議,由於各地教育條件差異,學生素質不同,除非統一考試,否則真的很難訂出全國一致的標準。

萬一,真有老師收禮、做人情、或由於個人好惡或偏見,竄改考試分數─全國性的考試都有人行賄竄改成績了,何況小考?這樣的在學成績還能算數嗎?若按在學成績分發學校,遇上「壞老師」的學生,豈不「前途」大受影響?成績攸關入學資格,茲事體大。


大家都想進名校。

但是,我想問的是,明星高中的老師真的比較高明嗎?有誰真正做過統計,這些名校師資的來源、培訓、考核、晉用,完全不同於一般學校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我認為,這一籠同一個蒸籠蒸出來的饅頭,其實,都差不了太多。

唯一的差別是「學生」。

名校「檢到」的都是學科最好的學生,非名校則只好招收學科表現較差的學生。惡性循環之下,好的越好,差的也就越差了。

起跑點的差異,導致結果大不相同。

究竟是「名師出高徒?還是高徒造就了名師」呢?不言可喻。

爲了打破此一僵局,我建議還是採計在學成績,但是不算分數,只算名次,將一個大地區學生依名次採S型形態排列,不管公立、私立,把所有學生全部集中平均分配,以常態方式分發就讀學校。

不過,對於此一提案,分發學校的前題是,必須先拉近公私立學校學費的差距,並充實職業教育的內涵,並將學生性向分流確實做好,師長們最好從小學就細心觀察紀錄,並用可靠的測驗工具將學生性向做出判斷。高中與高職分開招生,學生必需擇一就讀,而不是盲目的跟著大家往人多的地方衝。

如果,不管孩子性向如何,每個人還是都只想讀「建中」與「北一女」,教改再過一百年,還是會徒勞無功的。

或許,我們可以考慮下回選舉,選出一個高職體系出身的總統,徹底扭轉大家的「盲信」,這倒不失是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我的師專生活之〈九〉:伊文柱老師


民國六十五年,伊老師帶我們全班去石門國小實習,時間好像是三個禮拜。

吃住都在學校。因實習的緣故,對當地學校的教學,也造成了某些困擾吧!所以伊老師很努力的帶領同學為學校做些額外的工程,譬如有美術才華的,就幫忙粉刷油漆圍牆什麼的,讓學校除了受到干擾而中斷的教學能有些補償。

伊老師天天陪著我們,每天召開會報,檢討我們的教學狀況。

我呢!對於每一堂課都要規規矩矩的編寫教案,充滿不耐,時有怨言。

好死不死的,有一天,正當升旗朝會大家正在唱國歌的時候,我班的倆個傢伙,不知為了何故,竟然當眾打起架來。

事後,檢討會報中,伊老師希望我檢討我教學上的疏失,我居然告訴老師:學生打架是很正常的事,這是他們將來「社會化」的一部份,一個從來不與人發生衝突的孩子,他以後的社會化情況將是令人憂心的,尤其男孩子,更是如此。

伊老師看我一副不肯檢討的模樣,心裡老大不高興,但還是強忍住。直到實習結束後,他告訴全班同學,這回實習,大家都很認真,同學們實習分數都很高,最後一名是91分。我回去看了看我的成績,剛好就是這個分數。

過了三十年,我忿忿不平的把這事說出來,我的同學張玲玲大不以為然,她認為伊老師對我太客氣了,若是她當老師,遇到我這種「壞」學生,鐵定讓我不及格。

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我的師專生活之〈八〉:我們的灰姑娘




師專最難忘的回憶是班上公演《灰姑娘》一劇。記得好像也沒老師指導,老何就充當製作人兼導演,自己找音樂、配音,同學協助製作道具,班上兩位漂亮寶貝陳寶芬和賴麗香輪流演灰姑娘,戲就這樣搞起來了。

我們班這兩位美麗的女主角,當年在學校,因此劇而大紅特紅,好多男生都好喜歡她們,不輸現在的志玲姐姐呢!

據說演出效果很不錯。我演的是南瓜馬車出場時的車輪,老何要我拿雨傘不停的轉啊轉的。雖然是不重要的角色,我也是很緊張的。

老何真是天才。

除此之外,老何還有一樁令人難忘的「壯舉」:

那年,放寒假之前,祝老師規定我們要看某本書,看完要寫讀書報告,開學時交給老師批改。哪知,祝老師將讀書報告發回來時,在報告上打上了等第,有人是甲等,有人是乙等。老何的報告也被老師列入乙等吧!當老師把報告發回後,老何居然舉手問老師:「老師,讀書報告寫的是個人對於這本書的看法,為什麼老師卻給我們打上等第?請問老師,看法是很主觀的東西,老師憑什麼決定我們是甲等還是乙等?」

祝老師被老何一頓搶白,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氣得說不出話來。
事後,祝老師好像也沒什麼表示,不過可以想見的,老師是非常不高興的。

老何真是極端有自信的人,從年輕時就是如此。後來她與她老公共同開創事業,做得有聲有色,是他老公的得力臂膀。聽說賺了不少錢,不但移民紐西蘭,也在台灣買了豪宅。

面對老何這隻「不怕虎的後生」,祝老師著實也太委屈了些。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我的師專生活之〈七〉:洗澡


師專一年級時,住的是第八宿舍,這是一棟新建的兩層樓建築。

我住806室。室長是賴玉珠學長。她胖胖的,笑起來很和氣,據說後來在宜蘭也不落人後的當了校長才退休。我的室友是楊雯、張雪芳、唐足惠、徐瑞婉、郭麗華、林秀純、陳彩鳳、何介華、陳寶芬等人。

宿舍後面有一排好美好美的老樟樹,我愛在樟樹下徘徊流連或看書。

三年級時住第六宿舍,洗澡時,要先用水桶到大水池中裝熱水,再提到個人淋浴間去沖洗,淋浴間排水不良,多數人都被傳染了香港腳。冬天時,大池水熱度不夠,我常和同學去廚房旁的一個小洞提熱水洗澡。

每年學期結束時,要將自己的東西打包,送到儲藏室放好,開學再拿回來。

我每次都留在學校留到最後一天才不得不回家〈同學們幾乎都迫不急待的早早趕著回家去〉,我和我娘的關係一直沒搞好,有時甚至老娘還會從家裡跑到學校把我「帶」回家。

我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宿舍的人,所以我每學期都要負責把班上同學的草蓆捆好,放到儲藏室。草蓆太重了,我一個人扛不動,有時就請男同學幫忙。那時甲班有位同學,幾乎每學期都來幫我搬東西去儲藏室,後來年級越高,我的書越買越多,最後還害得同學磨破了手皮。我很勇敢的請了那同學去吃了一碗冰。

師專生的男女交往非常封閉、保守。男孩子如果看上喜歡的女生會寫信或邀女生去看電影。我那時的想法就比較開通,老覺得這樣交往並不是很妥當。至少要從普通朋友做起吧,一開頭彼此互相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展開交往,感覺很怪。

我有時會逗逗一起選修同門課的同學,但是當時大家都太害羞了,我連一個「普通」朋友都沒交往到。

同學中有人很受歡迎,天天都有學長在宿舍外面站崗等候或送禮物,校外聯誼後,也會有外校同學追求或寫信。當然這些同學不外是活潑可愛的,不然就是「外貌協會」的。

我呢,兩者都不是,所以乏人問津。
轉貼分享:四十年前的竹師趣事http://udn.com/NEWS/READING/X4/8076841.shtml
高中時代/四十年前的竹師趣事


圖/吳孟芸
1968年我考上新竹師專,那時師範與師專二種學制仍並存。學校教室不足,我們是師專部唯一的女生班,被安置於教室、寢室、浴室同在一處的日式三合院裡,與其他年級隔開上課。全校伙食量驚人  蔬菜倒浴缸清洗
浴室是比一般教室稍小的房間,在角落有超大的熱水爐,中間是蓄水池,水池周圍是空地,它是全校女生共用的澡堂。第一次去洗澡,打開門,只見煙霧繚繞的屋內大家裸裎相見……害羞的我趕緊逃離現場。於是,我和幾位內向的同學,都是熄燈後才摸黑溜進浴室,但那時已無熱水供應,只好洗冷水澡。
全校學生都住校,校方對我們幾乎比照軍事管理。早上六點吹號,起床晨跑,男生1200公尺,女生800公尺,晚上七點自習、九點點名唱軍歌、十點熄燈上床。管教甚嚴,幾百人在校活動,井然有序,不見嘈雜喧譁。
用餐時刻,學生排隊魚貫入座。餐廳裡,一排排正方小桌,每桌搭配兩張長板凳,兩兩對坐,場面十分整齊壯觀。教官規定:移椅不得出聲,坐椅須坐三分,直背挺胸,兩手平放雙腿,還須眼觀鼻,鼻觀心。飢腸轆轆之下,我們殷殷期盼開動的哨音。
四菜一湯,其實已足夠。但有一天無意中斜瞅著鄰排的學姊桌上,盤內剩肴頗豐,粉蒸肉、獅子頭、螞蟻上樹、清蒸小魚……這些怎麼能流落到廚餘桶裡呢,真是暴殄天物!班上同學們都發現了這個秘密,於是約好細嚼慢嚥,等教官、學姊們前腳踏出,我們便馬上端盤,大快朵頤。一個學期下來,我增加七公斤,冠軍者十二公斤,班上同學都成了小胖妹。
我初次輪值當監廚時,驚見竹掃把和鐵鏟在灶頭,疊成數尺高的蒸籠在鍋爐裡,浴缸挨在牆角。不久,一輛小貨車緩緩駛進廚房,兩位學長從車內跳下,原來他們一大清早便到批發市場,買回當日全校師生所需的食材。
待貨卸完,幾位廚師伯伯,便動手將魚肉菜分門別類處理。大把大把的蔬菜,俐落地在浴缸內涮幾下,便切了起來;整箱的凍魚倒在地上,拿起水管,滅火似地用超強水柱噴魚身解凍;一大塊一大塊肥滋滋的豬肉,在砧板上沒多少工夫,就被逐一分解成小塊。接著竹掃把、鐵鏟上場,在熊熊烈火中,一道道香噴噴熱騰騰的佳肴便完成了。
學校以微薄的公費,把伙食辦得令他校覺得不可思議地豐盛。廚房走一遭,才知是教官列清單,男生採買,女生監廚,三路人馬合作的成果。
老師認真且嚴厲  學生乖乖先列隊
「要有高尚的品德、豐富的學識、強健的體魄,才能擔負教育百年大計……」熊光義校長操著湖南口音,在周會上如是訓勉我們。竹師培育的學子,個個兼具德智體群美。
前三年上高中課程與教育科目,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年級的舞蹈課。陳老師教我們舞蹈,她是現代舞大師劉鳳學的門生,教學認真且嚴厲,教舞蹈基礎動作,要求正確,不得馬虎,恨不得我們個個成為雲門舞者。
偏偏我們笨手笨腳,常惹得她大發雷霆,重來再重來。大家上她的課都戰戰兢兢,上課前十分鐘,便乖乖在球場自動排好隊,站著等。一年下來,果然造就了班上數位有天分的舞林高手,奠下畢業舞展的深厚基礎。可惜她教我們一年便高就他處,真是竹師的一大損失。
學校有許多課後活動,諸如班際球賽、全校生活大競賽、環境整潔比賽,每學期都少不了。若逢國定假日,則有壁報比賽及晚會以示慶祝。我們班上臥虎藏龍,人才濟濟,每種活動都有人想出奇招。
生活大競賽我們不像別班苦著臉賣力擦窗戶,拖地板,打蠟。而是全班總動員,放熱門音樂,邊擦窗戶邊引吭高歌,邊拖地板邊跳迪斯可,在歡樂的氣氛下也能讓窗戶、地板都亮晶晶。
有一年,學校增加燈籠製作比賽,本班以「松鶴遐齡」為主題,揚名全校。隔年再以「八仙過海」獨占鰲頭。沒想到那次正逢蔣公誕辰,學校突發奇想,以燈籠遊街慶祝。八仙如何上街?只好卸下門板,請八仙風光遊街。一路上,不時傳來嘀咕聲:「誰出的餿主意,抬得累死人啦!」
畢業前,敝班主動申辦舞展晚會,大顯創意。六位個兒修長、窈窕美麗的同學,穿著白蚊帳改裝的白紗,隨音樂扭動跳起阿拉伯舞,曼妙舞姿讓全場驚呼連連;還有人畫個落腮鬍,頭綁大花巾,推出厚紙板製的海盜骷髏船,配上粗獷的動作,自創海盜舞;而夏威夷的草裙舞、我們最擅長的現代舞,也接連上場。
更精采的是大家身穿白上衣,圍著白床單,別上自製紅胸花,在台上高歌〈哈雷路亞〉、〈藍色多瑙河〉,台下遠觀,還以為穿的是雍容華貴的晚禮服。末場演出則改編了莎士比亞的戲劇,下台後,全班沾沾自喜,自認演出成功。不料,席慕蓉老師給我們的評語竟是「宛如歌仔戲」!
今年畢業四十周年,看了李田英老師一篇懷想新竹師專的文章,勾起我那段溫馨的記憶,寫下此文作為紀念。
【2013/08/06 聯合報】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高中時代/四十年前的竹師趣事 | 繽紛‧心情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4/8076841.shtml#ixzz2bWRkTDha
Power By udn.com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我的師專生活之〈六〉:內務檢查


那時師專生規定一律住校。

有同學第一次離家吧!晚上常偷偷哭泣〈國中畢業真的還很小呀〉。

生活教育就是軍事訓練,每天六點吹起床號,早點名,晚點名,檢查內務,起床要把棉被摺得像豆腐一樣平整,牙刷杯子臉盆都有一定方向,沒擺好的話,檢查內務的同學就會在名字下面畫個大×,為了這個每天出現在我名字下面的×,我常被搞得神經緊張,十分懊惱。

學生在校搭伙,廚房許多外省伯伯幫忙煮飯炒菜,早餐是伯伯做的饅頭和稀飯,菜色變化很少,大鍋菜毫無色香味可言,但是若選出內行的伙委去菜市場採買,菜色會有改善。我有位同學,他從小在市場賣魚,每次只要他當伙委,那個月的菜就會特別好吃。不過這種人才不多。月初和月末會加菜。雞腿或炸排骨之類的,很香。

宿舍十點一到就關燈,有時教官出門去了,她會交代同學時間到了,就去關燈。由於是住宿學校,所以教官也住在宿舍,方便照顧學生。

因我班上同學出事,所以我對教官的處理方式略有微詞,而事實上,教官真的很辛苦,他們責任重,管的事又多,他們就像學生們的褓姆,一般老師,根本不會花心力在這些生活細節上,學校沒有了教官,學生損失更大。

前些年,教官退出校園的聲浪很大,我為了參加某校研究所考試〈也是師範院校〉,考試時一抬頭,發現那所學校教室內外走廊,所有沒人注意的角落,全都堆滿垃圾。這在當年,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


軍事管理當然不是那麼適合學生,教官需要的是增進輔導學生的技能與技巧。

學校裡可也有許多能夠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生活的教官!我們當年學校的另一位鄭菊芬教官,就是這麼一位讓學生感動的優秀教官呢。

教官對於學校,並不全是負面的影響,不可以一竿子全都打翻!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我的師專生活之〈五〉:我們好像並沒有共「同學」習到什麼


某個機緣,我們一些同學常一起吃飯閒聊,久而久之,我發現,同樣是教書30年,每個人的教育理念真是天差地別。

我最驚訝的是,多數男「同學」的教育觀念,居然幾乎都還停留在30年前尚未解嚴時期。對於教育,他們多數主張用嚴格、權威等外在的控制力量來教育孩子。

我對這種僵化保守的教育方式一向是有意見的,我比較傾向希望讓孩子養成「內控」的能力,我認為這種自我節制的力量,比起外在權威的控制,有力而且較持久。

細問之下,我才知,原來男生班學到的心理學教育完全是照本宣科的,毫無啟發性的、也可以說是非常非常不足的。而我們女生班,卻很幸運的讓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林惠英老師教我們教育心理學。

林老師在很早的時候,就對我們講佛洛伊德、楊格、潛意識、意識、自我、本我、超我、昇華、防衛、自我實現等名詞,這些心理學知識是我們自我了解、自我認識的開始,由於我們女生班受到林老師心理課程的啟發與引導,後來的教學方式,普遍來說,比起男生們那種呆板僵化傳統權威又壓抑的教學模式,實在進步太多了。

這讓我想起我的孩子在成長階段,我與我家這位「同學」,對於如何教育小孩,常起衝突,原來他不但對於自己的心理狀態一無所知,對於如何教育孩子也都還停留在他父母親的年代!

我們最常吵架的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他常常僵固的下命令給小孩,並且希望小孩100%服從。我呢,因兩個孩子都很內向,深怕過度操控讓孩子失去自信,如果可能,我總是希望讓孩子好好表達他們的看法或意見。我認為,一個長期屈服在傳統權威下的孩子,長大後不是過度叛逆也有可能過分軟弱,這兩種狀況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孩子就在我們不斷的爭吵聲中長大了。

孩子求學過程還算順利,但是他們的性格,有時顯得不夠開朗、積極,我們夫妻兩個人教養觀念南轅北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師專讀了五年,假如沒有修到林惠英老師的心理學課程,實在是太可惜了。林老師在那個戒嚴時代,給我們捎來最新的現代心理學訊息,讓我們對於蒙昧的兒童心理,有了最初的理解。這也是讓我們成為一個現代型老師的知識基礎與基本條件啊!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我的師專生活之〈四〉:祝豐老師





師專五年,如果沒有了祝豐老師,我的師專生活一定是空白一片,注定充滿遺憾。

祝豐老師的教學是我師專五年裡最大的收穫,他啟發並提升了我對文學與人生的品味。

那時,祝老師已經五十幾歲了吧!他大概家累重才到師專兼課吧!每天上課前,同學們站在紅樓的前陽台上遠遠的瞧著,盼啊盼的,好希望看到老師走下計程車的身影。偏偏老師太忙了,老是缺課。同學們的盼望常常換回的是失望。

能夠上祝老師的國文課,真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不管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古典或是現代,祝老師總是將許多作品解說得非常生動,年輕的我,忍不住對人生對文學都充滿了美麗的嚮往。那時,班上有早熟的同學居然「迷戀」起這位浪漫的國文老師來,老師大概頗受騷擾了一段時日吧!據說,為了省麻煩,自從我們畢業後,老師再也不教女生班了。

祝老師啟發了我對文學的興趣,不過,祝老師並不認識我。

我對祝老師的迷戀程度僅僅止於上課時認真做筆記,有時甚至連老師的咳嗽聲都乖乖記在本子上。畢業多年後,看到自己做的筆記,不禁啞然失笑。

祝老師失偶再婚的時間與梁實秋先生的再婚,時間上相當接近。對於梁實秋再婚,祝老師曾說:梁實秋願意光明正大的與韓菁清交往,不計外人非議與反對,這種勇氣是值得佩服的。這大概也是老師的「夫子自道」吧!
前些年,偶然的機緣,遇到祝老師生前在文化學院教書時的一位高足—清傳商職的歐宗智校長,他告訴我,祝老師的感情路上,並不像梁實秋那樣順遂,那位後來與他結婚的女子,背叛了我們的祝豐老師,去美國留學之後,一去不回。祝老師情傷消頹了好長一段日子,最後才又振作起來。

而今,祝豐老師早已仙逝多年。我們畢業後,沒人見過老師。不過他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我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

關於祝豐老師:〈一〉2007年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作家: 司徒衛
本名: 祝豐
字號: 茂如
性別: 男
籍貫: 江蘇如皋
出生日期: 1921年11月20日
來臺時間: 1948年
生或卒: 已故
辭世時間: 2003年10月27日
學經歷: 大學畢業。司徒衛長期從事教育和編輯工作。曾任教於成功中學、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亦曾擔任《幼獅月刊》主編、《文藝論壇》總編輯、《自立晚報》副刊主編,1979年策畫主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並長期在《聯合報》副刊、《中華日報》副刊撰寫專欄。
文學風格: 司徒衛的創作文類以論述及散文為主。在論述方面,出版的《書評集》及《書評續集》,是臺灣最早的書評集,司徒衛以散文小品的筆調評論作品,依照寫實主義的觀點,著重作品內容的分析,並認為「解釋」與「判斷」使人對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在五○年代期間,司徒衛發表了許多溫雅厚實的書評,顯現其文學批評上的學養、識見與品味。散文方面,注重思想及情感的表達,1979年曾策畫主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10冊),刻畫人生世相,表現時代社會,具有「近思而遠颺,靜觀而熱心」的風格。

關於祝豐老師:〈二〉
文學與人生的導師 ── 記司徒衛老師

2010年9月1日 星期三

我的師專生活之〈三〉:善於明哲保身的漂亮女老師


我的師專導師是個老於世故、而且善於明哲保身的漂亮女老師,班上出了大事後,她迫於情勢,把全班分成許多小組,分批進行個別談話,談話內容乏善可陳,也許這可以是她輔導學生的「積極證據」。雖然同學自殺與她無關,身為導師,大概也受到極大壓力吧!

幸虧我們班的實習老師伊文柱先生,多年來就像隻老母雞一樣護衛著我們,從畢業旅行、畢業實習到最後同學們的結婚典禮,他都沒有缺席,而且他給每位同學夫妻都送了美麗的紀念印章和大禮。所幸,有這麼一位關心同學的老師照顧著我們,直到畢業,班上總算沒再出什麼「大事」。

伊老師代表著師範傳統「教育愛」的典型--默默付出,不求回報,而今,這種師範教育愛的傳統早已煙消雲散,不知所終啦!

伊老師在他「大去」前幾年,曾把我找去,送了我一套《魯迅全集》,我在論文寫作期間,幾度想放棄〈退休後才寫論文真是自找麻煩〉想到伊老師,我還是沒敢棄寫,也許伊老師對我也有著沒說出口的期待吧!

師專的課程對我影響較深的是衛生教育老師和三年級選修的營養學,我這一生對食物都非常小心,完全是來自師專時老師的提醒。

師專有些老師非常傑出,也頗受好評,像教文學理論的徐紀老師,還有每天批判「幼稚園大學」、「托兒所中學」的林來發老師,教地理的耿志華老師,教英文的曹素香老師,教數學的劉勳老師,特殊教育的陸莉老師、劉鴻香老師、教生物的高明智老師等等。都是非常優秀愛護學生的老師,可惜我是個不成熟的學生,並沒受到老師們太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