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再談“許達夫醫師與豬哥亮”


一輩子帶給大家歡笑的豬哥亮,

一定沒想到,

由於大腸癌沒有積極接受治療,

過世後,話題繼續延燒,

而且還燒到抗癌名醫許達夫醫師身上。

女兒近日傳給我吳元宏醫師對許達夫醫師的控訴,

文中指責許醫師是台灣醫界的“蒙古大夫”,

不讓病人開刀,

反對化放療,

已有多位患者由於偏信許醫師的自然療法而受害死亡。

身為支持許達夫醫師的癌症病友,

我覺得吳醫師似乎對許達夫醫師有些誤解,

記得5年前我在和信確診乳癌二期時,

我搭了高鐵南下台中找許達夫醫師。

我原先誤以為乳癌是可以不開刀的,

因為我在網路上看了旅美中醫倪海厦的許多文章,

這位中醫師不斷的在文章中宣揚開刀的壞處,

我信以為真。

我在和信檢查確認病情後,

一度猶豫不願開刀,

而和信的許榮鑠醫師則很有耐心地說服我,

醫師怕我延誤了病情,

許醫師超有耐性,

說到最後,

我幾乎被醫師說動了。

之後,我拿著病歷到台中找許達夫醫師。

許醫師初診時問我:

如果你不開刀,

你能接受幾年後癌末流膿發臭等死的場景嗎?

然後,許醫師放了乳癌末期影片讓我看,

看完後,我立馬說:

許醫師,我要開刀,麻煩您幫我安排。

許醫師並沒有外傳的不讓病人開刀啊!

也許有些病人由於誤信偏方或其他因素不肯開刀

最後病情惡化就怪罪醫師啊!

許達夫醫師主張切除腫瘤,

但不主張切除器官。

他認為很多器官切除後,

生命品質將很受到嚴重影響。

他也參考了國外的大數據統計,

切除腫瘤是治療癌症的第一選項。

根據國外統計

全乳切除並沒有比乳房保留手術的存活率更高喔!

同樣的,大腸癌患者,許醫師認為局部切除腫瘤是ok的,

但是把整個大腸割掉做人工造口,就有些疑慮了。

許醫師認為保留病人的抗癌實力,更甚於化放療。

我十分認同。

我開完刀後,沒有吃任何化療藥物,就回家了。

許達夫醫師說,

開刀是治療癌症的第一選擇。

罹癌之後,一定要好好檢討,

到底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沒有問題,需不需要改變。

許醫師認為如果可能的話,

改變生活方式對癌症患者也是很有效的治療方式。

我從剛開始拒絕開刀到最後心甘情願接受手術,

也從驚恐害怕死亡的威脅到安心地與癌“和平共處”,

許達夫醫師給我幫助非常大,

我非常感謝他。

許醫師以一個罹癌倖存者的醫師角色,

幫助癌症病友了解接受自己的病情,

而不因為無知而恐慌或延誤就醫,

我認為許醫師是功大於過啊!

唯一的爭議可能是許達夫醫師賣的產品。

可是主流醫界不成文的藥廠回扣,

還有某人打著藥學教授名義,

卻在電視上代言胃藥,

和某化學合成的化療後的營養品,

這都關係到更多癌友的性命與病人權益,

也不見醫界出來自清啊!

有些癌友,尤其是末期癌友

找到許達夫醫師時,

帶著極大的期待,

以為買了許醫師的產品,

就和許醫師一樣,

可能逃離死亡的魔咒,存活下來。

因此花了大把鈔票買了大大的“希望”回家。

之後,有些人病情惡化,

就怪罪到醫師身上,

認為醫師欺騙了他。

令我不解的是

每年接受化放療的癌症患者

死亡人數應該也不少

卻沒聽說有人去醫師啊

癌症治療不管主流醫學還是另類療法

其實沒有醫師敢打包票啊

我開完刀後,

拿著幾十萬的保險理賠金,

也在許達夫醫師診所買了一堆產品帶回家,

斷斷續續吃了些,

到後來就沒吃了。

記憶中,許醫師從來不曾鼓勵大家買產品。

病友們買產品,

有很大的原因可能是買“心安”的啊!

許達夫醫師對癌症病友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

他的手機也24小時不關機,

關心著從世界各地打來的無助求援的電話。

癌症醫師的封號對許達夫醫師來說,

應該是受之無愧吧!

許醫師有時也很哀怨,

為啥他的專業老是受到主流醫界的攻擊。

我認為賣產品也許是最大的因素。

如果可以的話,

我倒是要建議許達夫醫師別再賣產品了。

癌症諮詢需要許多人力配合,

針對病人的身心狀況給予病人更多的關懷建議和追蹤照顧,

譬如心理諮商師 營養師 復健師 甚至生涯規劃之類的

恐怕也粉需要

除了某些急性惡化速度很快的患者之外

癌症已經漸漸被列入糖尿病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行列了

而病人離開診療室後的生活方式,

才是真正罹癌的原因

也是治療的開始

怎樣幫助癌友們努力建立新的生活,

脫離病魔的威脅,

說不定比產品更有療效啊!

而醫師也不用再抱怨,

為什麼自己的專業一點兒不受醫界尊重!

因為,在華人世界,許醫師已經非常非常有名了

而人生,很少人是能夠“名利雙收”的啊!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我“恨”國民黨

報上說:林全今天將與立委便當會,前瞻年改拚臨時會過關。兩方案儘管爭議不斷,過關的可能性應該是100%。。

2016真是台灣民主新紀元,民進黨終於全面執政啦!

想起2006年,百萬紅杉軍示威,民進黨兵敗如山倒,2008扁下台、鋃鐺入獄。誰也沒想到,沒幾年,民進黨又重新站了起來。而且,這回看來氣色頗旺,永續執政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了。。

因為,被打趴的國民黨到現在還住在加護病房,何時能夠病癒出院,神也不知啊!

有人說民進黨拙於執政,卻很會搞選舉。這話只說對了一半。這次是民進黨二次執政,看來是比阿扁當時的氣勢旺多了,國會又是多數,只要他喜歡,看來沒什麼法案是過不了關的。

小英很快的把行政、司法、立法權都攏上身,展開搶錢、搶糧搶權大作戰,這回比阿扁時代更狠了,全面性地把國民黨的根基連根拔起,追討黨產,連救國團、婦女會、中廣全都不放過,幾十年建立的文官體系跟著大崩壞,民進黨急急安插自己人,什麼組織改造,精簡人事都是屁話,選贏誰就是老大。

軍公教本來就是民進黨的眼中釘,因此,對於軍公教進行殲滅式的大屠殺,藉著轉型正義的名目,汙名化軍公教,以激起群眾的反感,來為民進黨的政策背書。這是民進黨一向慣用的伎倆。

藍軍基層士氣低落、心情黯淡,軍公教面對這樣的變局,完全無力抵抗,八百壯士的怒吼,看起來讓人神傷!

藍軍基層真是無語問蒼天啊!

政治的本質就是權力鬥爭,藍軍到今天為止,對於民進黨的所作所為,並不意外也不特別委屈。可是多數藍軍基層心頭帶著恨意,藍軍基層恨國民黨。

大家心知肚明,國民黨不是被民進黨打敗的,國民黨是被國民黨自打敗的啊!

這話怎麼說呢?

關於軍公教退休金這個議題,潛藏負債、少子化危機之類的說法還算是厚道的。從去年的年改會議開始,民進黨用的是另一種挑撥世代、職業對立的說詞,讓不同職業別不同世代的人互相比較、公開叫陣,使得長期活在低薪地獄的勞工們和台灣新生代都憤恨不平,成功的操作了年金改革的議題。

尤其多數處在低薪地獄的勞工,對於自己之所以處在今天的境遇無法多想,說真的藍綠高層對於勞工的處境,幾十年來,都沒用心,尤其多數勞工雖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可是這就像癡情女愛上負心漢,勞工之於民進黨,就像用完即丟衛生紙和抹布當然打趴軍公教對勞工一點好處都沒有,但是能出一口鳥氣,低落的心情總算也找到了出口啦。

瓦解國民黨,從來就是民進黨邁向執政的首要目標。阿扁當年施政不力向深綠靠攏時,也拿軍公教的退休金祭旗。

2006年時,阿扁砍18%時用了巧門,阿扁明明把18%的本金還了一半,大家退休金少了很多,可是卻仍然留著18%的名目。原來這18%議題是民進黨永遠的提款機,只要有選舉,打軍公教退休金,選票就會來啦!

只可惜,阿扁因為吳淑珍的關係已經臭名遠播了,操作18%並沒有得到什麼政治效應。賊星該敗,操作啥議題都沒用啊!

但是阿扁2006年改18%時,把主管和學術加級全都排除,只改基層人員。字輩的退休金幾乎沒減,有朋友刻意在退休前過水,當了一個禮拜的科長,照樣領主管加級。我學校有位幹事,本來領四萬元,18%砍一半,改完後領不到三萬,幾乎少掉三分之一。這是極不公平也不正義的肥高官瘦基層”的假改革

2006年時資訊不發達,臉書也不普遍,退休軍公教有人提行政訴訟,結果一路都敗訴,憲法717的釋憲文就是這樣來的。阿扁粉聰明,他也有他的算計。阿扁2006年改18%時,刻意落掉了司法人員政務官和大學老師。所以社會輿論是一片沉默,什麼大法官之類的都沒人發聲,不溯既往的法律天條,從此瓦解。


藍軍基層期待國民黨善待軍公教,可惜,藍軍內部沒有警覺,國民黨不但沒有善待軍公教,而且一路接收民進黨丟過來的退休金議題,隨之起舞。

國民黨沒有積極設定議題,反而誤入了民進黨預設的退休金圈套。把民進黨攻擊退休軍公教的話拿來攻擊自己人,因此,退休軍公教是哀莫大於心死啊!沒有軍公教支持的國民黨,還能算是國民黨嗎?

很多藍軍到現在還憤恨不平的是2012過年前,馬英九只因民進黨立委管碧玲的質詢,立即在年前取消了年終慰問金的發放。許多人至今耿耿於懷,馬英九刪了退休軍公教的年終,自己的退休禮遇為什麼一毛未減?

事後,馬英九面對刪除下來的龐大預算,居然對著媒體說,這麼多錢,要怎麼用啊!所有軍公教大概也都很納悶,從阿扁改18%,到馬英九刪年終,平均每人每年少領24萬元,40萬退休軍公教,一年省下960億元,十幾年來,為國庫省下了這麼多錢。這些錢到那兒去了呢?


國家財政依然困窘,政府天天叫窮。可見,政府財政紀律沒有改善之前,所有軍公教就是退休金全歸零,也還是無濟於事。


.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再談“張愛玲”


                                   2016    10/17   彰化外婆家
專訪時,已過世的年輕的女孩兒,對著鏡頭侃侃而談。不自覺的把自己陷溺在〝張愛玲〞的擬想氛圍中,而那位狼師卻被說成了“胡蘭成”。

未經世事的美麗女孩,藉著閱讀,對人生、對愛情,都展開了熱切的想像與期待。

台灣也有好多“張迷”,許多女作家更不諱言,自己的創作風格,長期以來,受到張愛玲的影響。圖書館內,關於張愛玲的研究,更是多不勝數。

年輕時,我也曾經是〝張迷〞之一。

但是,在孩子的閱讀啟蒙階段,我寧願選擇曉風、王鼎鈞、琦君、余秋雨、金庸、或其他西方名著、、、、我從不介紹孩子們閱讀“張愛玲”。

為什麼呢?

我認為張愛玲對生命的洞察與體會,都太晦澀、太蒼涼了。在她纖細逼真的描寫當中,帶著太多悲嘆,對世事人情的觀察則流於冷漠疏離,她有嚴重的自戀及自絕傾向。

就拿胡蘭成來說吧,她的胡蘭成是個到處留情的濫情才子,張愛玲的感情因此飽受折磨摧殘。因此張愛玲小說中的愛情,沒有一個男人是可靠的,沒有一樁愛情是誠意的。幾乎每個婚姻故事,都充滿了世俗的算計與無奈的妥協。

由於受到家庭環境與自身情感經驗的影響,她的愛情觀與人生觀都是扭曲變形的。

對於正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們來說,閱讀這種小說,就好像從哈哈鏡看世界,對於真實世界的人性、人情、與愛情,透過小說的模擬,看法難免不會失真。

晦澀陰暗的人性描寫、受傷的情感經驗、以及太多關於人生的負面題材,這是作家失愛的人生特寫(從沒享受過父愛的寬容、也無受到母親無條件的愛撫,對人格來說,這缺憾真不是普通的大),不知世事的孩子們,倘若長期沉溺於其中,不只可能會讓孩子失去樂觀向上的勇氣與理想,而張愛玲式的肚臍眼兒的小情小愛的視野,也可能讓孩子們缺乏對世界與人生的關懷與大愛。

偏執的題材雖然是很好的寫作材料,陰暗的人性描寫,也許也有警示作用,但是我認為這僅僅止於思考判斷力已經成熟的成年人。作家將她的人生經驗書寫成文學篇章,對應的是她特殊的經歷,可能對應不上我們平凡的人生。更何況張愛玲睥睨自傲、目空一切的自戀性格,可能會將孩子們帶往錯誤的人生方向。

因為,一個優秀的作家,未必是最好的人生導師。

所以,我從不介紹孩子們閱讀“張愛玲”。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文學女人的“情關”


女人,尤其是喜愛文學的女人(不管你是單純的只喜歡閱讀、還是真正熱愛寫作),很少人能像林黛玉那麼幸運,遇到像賈寶玉那樣溫柔、而且能夠相知相惜的男人。

相反的,文學女人的情路,似乎比一般人,更為坎坷、更為顛跛、更不順利。

文學女人的想像與熱情,雖然超乎一般凡夫俗子。但是,由於文學女人的感性勝過理性,因此,文學女人的初戀,往往都所遇非人,悲劇收場。

瓊瑤姊姊的初戀就是一樁悲劇,失愛時,姊姊據說還曾鬧自殺,差點丟了小命喔!作家吳淡如也曾坦言,自己也有過一段不堪回首的錯愛。張愛玲愛上了花心蘿蔔胡蘭成,據說也吃了不少苦頭!

文學女人的愛情,猶如天邊的虹影,遇到現實無情的淬鍊,馬上現出醜陋原形!
孰可忍還是不可忍,就看當事人的運氣與對挫折的容忍度!

不管是瓊瑤、吳淡如、還是張愛玲,當他們受到“錯愛”打擊之後,幾乎都翻轉了他們的人生,他們的生命力與創作能量反而更加豐富,表現出讓人驚豔的成果。

所以,一樁錯愛,毀了女人的一生。其實這只是託辭。

真正的文學女人,雖然在錯愛的戰場上樧羽而歸,但是收拾殘局之後,從失敗的戀情中吸取更多養分,整裝再出發,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很可能一村又比另一村更精采,更令人期待。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堪稱千古難尋的真愛。現實生活中,文學女人,未必遇得到賈寶玉。但是文學女人的韌性與才華,終會讓自己發光發熱,照耀他人與自己。

而對於辜負女人“初心”的男人,最好的報復方式,既不是自殺也不是去殺了他。而是,好好活著,寫出更好的作品。


你只要好好活著,就是最溫柔的報復喔!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學測滿級分的漂亮寶貝


學測滿級分的漂亮寶貝

大學學測滿級分的漂亮寶貝林奕含輕生,相信讓所有識與不識者,都留下了許多惋惜與錯愕。而他的父母很可能帶著愧疚、遺憾和痛苦,度完餘生。

孩子是父母生命與志趣的延續,所有因任何原因失去孩子的父母,都要努力尋求生命最後的歸屬與意義,我希望他們能夠堅強越過這個磨難!

從報導中得知,弈含求學時期,中英文、體育、數理等學科都很優秀。她生活作息規律,高中時期每天11點上床,早上5點起來讀古文,其他中外文學作品也涉獵頗深。她的寫作與閱讀能力更是勝過一般同齡高中生。

但是,我覺得納悶的是這麼優秀的學生,為什麼還要上補習班補“國文”呢?

到底我們的國文科考試,能不能考出學生真正的語文能力?

如果孩子閱讀與寫作能力都很優秀,但是學測考得不是很好,沒法得到滿級分,到補習班補習真的有效嗎?對於補習填鴨的效果,對於身在教育現場30年的老兵的我的觀察,我是懷疑的!

國文科的補習,縱使能夠從片段零碎的知識學習中,用強記的方式,暫時提高些許分數,選填志願時,可能有些助益。

但是,填鴨教育最大的弊病與禍害,卻是許多師長們可能會忽略掉的,那就是過度用力於零碎知識灌輸,是有可能把學生的讀書胃口弄壞的喔!縱使考上了好學校,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和求學動機,讀書也難成啊!

如果連最優秀的孩子都需要靠補習才能拿到滿級分,那麼我十分確定,國文科考試其實只能只能測出學生們的關於國文科目的“考試能力”,卻無法測量出學生真正的語文能力,。

說到這兒,我不禁要質疑,考上哪個學校,是不是滿級分,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幾十年來,台灣教育,考試領導教學,為了追求公平,幾乎只強調零碎片段知識的灌輸和強記,而對於思考力和判斷力的教育,幾乎可以說是繳了白卷。

對於今天許多鄉民的盲從與不正義,我認為都是因為缺乏判斷與思考力缺乏所衍生出來的惡果,值得所有師長們深思喔!

再者,目前台灣的主流教育,仍然不脫升學導向的教育,“篩選”的功能大於“教育”的功能。因此之故,學校就變成了一個反教育的場所。優勝劣敗,標籤化的結果,全部都是輸家。

這怎麼說呢!

少部分學科優秀、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從小生活在師長們特殊關愛的光環中,因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一級又一級的學校生活,對這些大家眼中的“好學生”來說,就像劇場演出般,他們的腳色從沒換過。永遠都是無可取代的第一男、或女主角。

因此之故,這些好學生從來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他們只看到自己傑出的比賽、最強的考試分數和排名,以及為了長期配合大人演出的可能早熟的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

學校是個虛偽的小社會,長年受到師長注目的優秀學生,沒有機會任性,沒有機會自我反思和自我懷疑,最後變得對於人生中的失敗和挫折,無法容忍。

說到這兒,我更要佩服王月和李國修先生在網路上流傳的一篇文章:「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這對夫妻很早就看出台灣主流教育的盲點,自己謀求補救,我相信他們的孩子,有可能輸在起跑點,卻有機會贏在人生的終站喔!



滿級分的漂亮寶貝
延伸閱讀
課本不是聖經-談閱讀教學的理論與實際
作業與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