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吳寶春現象
聯合報家庭版
今天,我去城中市場閒逛,想順便買些水果回家。突然聽到有人叫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的鄰居慧美,她在這ㄦ擺攤賣新鮮水果,看來生意不錯。
慧美很開心,迫不及待的告訴我,她兒子已經考上餐飲科證照,而且這學期成績很好,學雜費全免。
我說這是「大隻雞,慢啼」。慧美這孩子從小反應慢,動作遲鈍,上學後,常遭同學戲弄。
可是孩子個性憨厚,做事認真,教過他的老師都很喜歡他,也都願意額外給他指導。所以功課慢慢有起色,語文程度也還不錯。
現在高職餐飲科讀一年級,他讀得很拼,看在慧美眼裡,著實安慰,她日夜辛苦總算有了代價了。
以前慧美可不這樣想,她也有那種「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老觀念。但是當她在電視上看到麵包師傅─吳寶春的麵包傳奇後,她豁然開朗,孩子不一定要讀很多書,學個一技之長也是不錯的。
看到慧美這麼開心,我也替她高興。希望這小子繼續努力,為自己開創美好前程。
看來我們多年來的教改似乎弄錯了方向。
前些年某些對教育外行的學者,領導教改時,企圖消滅職業學校〈不以技能為重,卻鼓勵學生與學校,以追求學位文憑為目標〉,這真是個大錯。這社會並不需要每個人都去讀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
趁著這波「吳寶春」熱潮,政府應該趁此機會,好好檢討技職學校的財務狀況,董事會運作是否正常,課程安排是否具特色,建教合作是否確實,拉近公、私立學校學費差距,可不能讓教育變成一種「對窮人家庭的懲罰」。
其實,技職教育若辦得好,一半以上的學生們的升學壓力自然因此而減輕。
技職教育一直是教改最忽視的角落,需要我們好好來重新檢視。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