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校園怪現象之五:以「短期目標」為導向的台灣教育


以上照片是我的同學阿葉的攝影作品,請讀者們分享。

蔣友柏曾說台灣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他都不用,因為這些年輕人爛,沒有責任感。

聽到這種批評,也許有人把它當作蔣友柏習慣性「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蔣氏用語,博了個新聞小版面,就過了。

但是,對於這新聞,我卻頗有些感觸。我認為事情沒那麼簡單。

為什麼蔣友柏認為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沒救了呢?我認為這真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的一件事。

如果臺灣人素質不好,為什麼蔣友柏說的是三十歲以下的人?而不是四十歲或五十歲、六十歲的人呢?

我想了粉久,終於找到了答案。這問題其實也藏在我心中許多年了,我一直找不到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我的看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概也就是三十年前吧!台灣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躍進時期,每年幾乎都有兩位數的經濟成長。

而教育漸漸有了些微的改變。尤其特殊教育領域開始得到了某些社會人士與學者的重視。有學者開始推廣所謂的「行為改變技術」之類的觀念,之後,老師們漸漸從「嚴格管教打罵」的教育進化到「以鼓勵增強代替懲罰」的新局面。

這一套源於實驗心理學所謂的行為改變技術,在國外的確行之有年,也被某些行為學派的學者奉為塑造孩子最佳行為的圭臬。

自此以後,台灣從托兒所幼稚園到小學,從鄉村到城市,風起雲湧,老師們幾乎人人手上一堆紅蘋果或代幣,班級公布欄上,一大片的星星記號,記錄著孩子們時時刻刻的行為。有些自認進步開明的母親們,回家後也如法炮製。

孩子們可以說天天都活在這些被大人百分之百操控的「增強與消弱」之間,幾乎是無所遁形了。

問題是這套操作性制約理論真的「太不自然了」,原先適用的對象其實是部分有行為問題的學生、以及缺乏思考力的「動物」與「智障孩童」,而非一般的孩子。

因為,太多的「代幣」與增強,削弱了原始動機,孩子只能著眼於眼前的利害得失,無法「看到」未來。孩子們長期在這些增強鼓勵與削弱之間,喪失了珍貴的原始動機以及自發的學習快樂,當然也失去了他們對於美好人生的想像力與熱情。

師長們一連串的增強或消弱行為,短時間應用可能有效,而對於人類成就最重要的動機引導,其實是有害的。

在缺乏「增強」的時候,孩子們變得十分功利與近視,不但沒有責任感,更沒有熱情去做任何事。

在家長與老師們的長期操控下,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失去了「主動性」與思考力。

我認為這就是蔣友柏所提出的問題的答案。

行為改變技術不是不能用,而是在台灣已經被使用過度,被濫用了。

如果老師與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夠在人生打一場美好的勝仗,這些制約性操作,最好少用。

套一句股票常用語來說,這東西是「短多長空」的。這種以短期目標為導向的教育,也是除了升學至上主義的問題之外,台灣教育最大的盲點之ㄧ。


2 則留言:

  1. 貴網誌留言挺麻煩
    udn系統比較靈活方便
    而且讀者也多
    我在udn開闢網誌「春衫猶濕」
    覺得不錯。
    得便無妨前去另闢新網誌
    雖然起初有些麻煩
    卻是「短空長多」啊!

    回覆刪除
  2. 搬家粉麻煩哩!如果留言一直沒改善,我也只好忍受唱獨角戲的孤單囉!謝謝師兄建議!

    回覆刪除

請於發表留言的身分:選擇(名稱/網址),網址可留白。或選擇匿名。